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远深知,攻克吴明父母这座“堡垒”
,光靠嘴皮子和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的是精准的情报、有力的证据和一套足以打动高知分子的严密逻辑。
接下来的两天,他化身情报员兼战略顾问,忙得脚不沾地。
他先是让吴明整理了他那个“智能错题分析与路径推荐系统”
的所有相关资料——从最初简陋的版本说明,到后来增加的功能模块设计图,再到用户(主要是班里同学)的使用反馈和效果数据(当然是匿名的,重点体现“提升学习效率”
)。
吴明甚至翻出了之前参加区里一个小型科创比赛获得的二等奖证书——虽然奖项级别不高,但盖着官方的红章,聊胜于无。
接着,林远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和搜索引擎功力。
他联系了在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的师兄,拿到了该领域几位教授对类似学生项目潜力的评价(当然是正面且谨慎的);他查阅了最新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重点圈出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是那所顶尖名校毕业生,在薪酬水平、就业率和发展前景上的亮眼数据,与一些传统热门专业进行了谨慎而客观的对比;他还整理了该校计算机专业在国内外的权威排名,以及几位知名院士和学科带头人的介绍。
最后,他精心起草了一份《关于吴明同学参与“星火计划”
自主招生及后续学业规划的初步建议》。
里面没有空泛的口号,而是清晰地列出了“双线作战”
的具体时间安排、目标分解和保障措施,甚至预估了可能的时间冲突和应对预案,力求展现最大的诚意和专业性。
准备妥当后,他郑重地通过微信联系了吴明母亲,预约了一次正式的家访。
周五晚上,林远提着一个略显沉重的文件袋,按响了吴明家的门铃。
开门的是吴明母亲,脸上带着礼貌却疏离的微笑,眼神里藏着审视。
吴明父亲坐在客厅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己经泡好了两杯茶,但他并没有起身,只是推了推眼镜,对林远点了点头,气氛客气而凝重。
吴明则像个小鹌鹑一样,缩在自己房间门口,紧张地观察着客厅的动静。
寒暄过后,林远在沙发上落座,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先夸赞了一下吴明最近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帮忙优化班级签到小程序),以及他在数学逻辑上的突出能力,试图先缓和一下气氛。
但吴明父亲显然不想绕圈子,他首接切入主题,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基调:“林老师,非常感谢您对吴明的关心。
关于那个自主招生的事情,我们的态度己经很明确了。
我们还是认为,孩子应该集中精力,争取高考分数最大化,进入最主流的专业,这样对未来的发展最有利。”
林远心里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袋,将准备好的材料一份份拿出来,像律师在法庭上呈递证据。
“吴先生,吴太太,我非常理解您二位的想法。”
林远开口,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未来,这是天下父母心。
我首先表明立场,我和学校,绝对尊重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首要责任和良苦用心。”
这番话先给予了对方充分的尊重,堵住了可能产生的“老师干涉家教”
的指责。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展示他的“武器”
:
“在表达我的看法之前,我想先请二位看几份资料。”
他将那所名校计算机专业的排名截图、就业数据报告的关键页,以及收集到的行业前景分析,推到对方面前。
“这是我们目前能查到的、关于这个专业和这个学校最客观的一些信息。
不可否认,计算机科学在当今和可预见的未来,都处于科技发展的核心位置,其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在众多专业中是位居前列的。
它绝非是什么‘偏门’或者不稳定的选择。”
吴明父母接过资料,仔细地翻阅着,表情依旧严肃,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思索。
接着,林远拿出了吴明项目的相关资料和那个小小的获奖证书。
“这是吴明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