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
我(林夕)清晰地感受到了苏晴在邮件中那细微的变化。
那些偶尔流露的、与她自身相关的情绪碎片,让我既欣喜又心疼。
欣喜于她似乎正在尝试打开一点点心扉,心疼于这每一步背后,可能都伴随着巨大的艰难。
我将这份感知,更深地融入到了表演中。
叶文婧在我身上,不再仅仅是一个被诠释的角色,她仿佛成了一个真实的、承载着另一个灵魂部分情感的容器。
这种投入,带来了表演上的突破,也引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在一场媒体小型探班活动中,几家关系较好的媒体被允许进入片场,拍摄一些拍摄花絮和进行简短采访。
我和陈灏作为男女主角,自然是焦点。
大部分问题都围绕着剧情和角色。
但当一家以深度报道著称的媒体记者将话筒转向我时,问题变得有些不同:
“林夕老师,我们注意到您在塑造叶文婧这个角色时,展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非常内敛且有力量的表演风格。
听说您与原作作者苏晴老师有非常深入的交流,这种表演上的蜕变,是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指引?您能谈谈这位神秘的作者吗?似乎她非常低调,几乎从不公开露面。”
问题很委婉,但指向性明确。
现场瞬间安静了一些,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包括旁边看似随意、实则竖着耳朵听的陈灏。
我的心微微一紧。
我知道这个问题无法完全回避。
我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语气真诚而谨慎:
“苏晴老师是一位对作品和角色拥有极致真诚和热情的创作者。
她对叶文婧这个角色的理解,确实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许多之前未曾触及的表演维度。
我非常感激能与这样的创作者合作。”
我停顿了一下,将话题的重点,牢牢锁定在“创作者”
和“作品”
上:
“至于苏老师本人,我认为她更希望观众和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星墟》这个故事本身,集中在叶文婧和所有角色的命运上。
作为演员,我的职责是尽全力呈现她的创作,而不是去探讨创作者的个人生活。
我想,这也是对创作者最大的尊重。”
我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苏晴的重要性,又坚决地维护了她的隐私边界。
那位记者似乎不太甘心,还想追问,但被现场工作人员适时地打断了。
探班活动结束后,陈灏走到我身边,脸上带着那种惯有的、意味不明的笑容:
“林老师现在真是……深得原作者器重啊。
这‘灵魂钥匙’的比喻,挺有意思。”
我听出了他话语里那丝若有若无的酸意和试探。
他只是不满焦点似乎部分转移到了我和苏晴的“特殊连接”
上。
我懒得与他多做纠缠,只是淡淡回道:“理解角色是演员的本分。
陈老师不也一样深入钻研男主角吗?”
说完,我便转身离开,不再给他继续这个话题的机会。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