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知道我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傻”
。
放弃唾手可得的热度和片约,死磕一个未必能爆的项目和一个复杂的角色。
但当我沉浸在叶文婧的世界里,当我通过苏晴的文字触摸到那个孤独而浩瀚的灵魂时,我清楚地知道,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表演,是我作为演员的追求。
这种明确和坚定,很大程度上,是苏晴带给我的。
她用自己的痛苦和才华,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表演维度的大门。
而我,不能辜负这份馈赠。
几天后,我接到一个国内顶尖电影杂志的专访邀请。
对方明确表示,是因为看到了我在颁奖礼上感谢原作者的发言,以及近期在《星墟》剧组流露出的、不同于以往“甜妹”
形象的沉静气质,才决定做这个深度专访。
采访在一家安静的茶室进行。
记者的问题很犀利,不仅涉及《星墟》和叶文婧,也触及了我个人的表演理念和事业规划。
当被问到为何在事业上升期做出如此“挑剔”
甚至“保守”
的选择时,我沉吟片刻,认真地回答:
“我觉得演员和角色之间,是互相成就的。
遇到一个真正有深度、能触动你的角色,是一种幸运。
叶文婧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她让我看到了表演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浮于表面的情绪展现,而是深入到角色灵魂内核的探索与重构。
这种过程需要极大的专注和投入,我不希望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
记者追问:“所以您是把宝都押在《星墟》和叶文婧这个角色上了?不担心万一效果不如预期吗?”
我笑了笑,眼神坦然:“如果说一点不担心是假的。
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能遇到一个让你愿意全力以赴、甚至押上现阶段所有筹码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结果很重要,但追寻角色真相的过程,同样珍贵。
我相信,只要过程做到了极致,结果不会差。”
我没有再主动提及苏晴。
但我知道,我所有的选择和言论,都根植于从她那里汲取的养分和对那个共同守护的世界的珍视。
采访结束后,记者私下对我说:“林老师,您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了。
更沉静,也更……有力量了。”
我道了谢,心里明白,这种变化,源于那个遥远而艰难的连接。
回到剧组,我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中。
将苏晴最新的指引,和我自身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倾注到每一个镜头里。
偶尔,在拍摄间隙,我会抬头看看天空。
无论是白日的晴空,还是夜晚的星辰,都会让我想起苏晴,想起她正在某处,进行着属于她自己的、无声的战争。
我们依旧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但我知道,我们共享着同一份对“真实”
的执着,守护着同一个孤独而勇敢的灵魂。
绳索已经垂下,星光虽微,却足以照亮彼此前行的路。
在诊疗室之外,在片场的喧嚣之外,一种基于深刻理解与相互支撑的、无声的共生关系,正在悄然生长,坚韧而绵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