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昭每次朝见,言辞语气都很刚直严厉,正义之气表现在脸色上,曾因直言劝谏违背孙权心意,一度不能进见。
后来蜀国使者来访,极力称颂蜀国的美德,而群臣都无法反驳,孙权感叹道:“要是张公在座,蜀国使者要么被驳得哑口无言,要么就会气焰全消,哪还能自夸呢?”
第二天,孙权派宦官前去慰问张昭,顺便请他进见。
张昭离座谢罪,孙权连忙跪下阻止他。
张昭坐定后,抬头说:“从前太后、桓王(孙策)不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总想尽到臣子的本分,来报答厚恩,让自己死后,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可我见识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旨意,自认为会被永远抛弃,没想到还能蒙您召见,侍奉在您身边。
但我为国效力的心愿,全在忠诚有益上,只求献出生命而已。
如果要我改变心意,来换取荣华富贵、迎合他人,这是我做不到的。”
孙权连忙道歉。
孙权因为公孙渊向吴国称臣,派张弥、许晏到辽东任命公孙渊为燕王。
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被讨伐,才远道来求援,称臣不是他的本意。
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忠心,那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话吗?”
孙权和他反复争论,张昭的态度更加坚决。
孙权实在忍不住,按住佩刀怒气冲冲地说:“吴国的士人进宫就拜见我,出宫就拜见您,我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可您却多次在众人面前顶撞我,我真担心自己会做出错事!”
张昭盯着孙权看了很久,说:“我虽然知道说了您也不会听,却每次都要竭尽忠心,实在是因为太后临终时,把老臣叫到床前,留下遗诏托付后事的话语还在耳边啊!”
说着泪流满面。
孙权把刀扔在地上,和张昭相对而泣。
但最终还是派张弥、许晏去了辽东。
张昭因为自己的劝谏没被采纳而气愤,称病不上朝。
孙权也很生气,派人用土堵塞他家的大门,张昭就从里面也用土封死。
后来公孙渊果然杀了张弥、许晏。
孙权多次慰问道歉,张昭还是坚持不上朝。
孙权出门路过他家门口,呼喊张昭,张昭以病重为由推辞。
孙权放火烧门,想吓唬他,张昭反而把门关得更紧。
孙权赶紧让人灭火,在门口站了很久。
张昭的儿子们一起扶他起来,孙权把他用车接回宫中,深刻地责备自己。
张昭没办法,这才恢复朝见。
(习凿齿说:张昭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像臣子!
侍奉君主,劝谏三次不听就该辞官退隐,只要性命还在,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况且秦穆公不听劝谏,最终称霸西戎;晋文公一时发怒,最终成就大业。
秦穆公因后悔改过被记载,狐偃没有怨恨决绝的言辞,君臣关系和睦,上下都能荣耀。
现在孙权后悔过去的错误而求张昭,后来又改变想法、放下姿态,没过多久就恢复关系,这是他的优点。
张昭作为臣子,不估量孙权能改正错误,辅佐他弥补过失,日夜不懈,来赢得后世的赞誉,反而追怨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归罪于君主,关门拒绝召见,坐等被烧死,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张昭容貌庄重严肃,很有威严,孙权常说:“我和张公说话,不敢随便啊。”
全国人都敬畏他。
嘉禾五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他留下遗嘱,要求用幅巾束发、素棺安葬,穿平时的衣服入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