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代价是你再也提不出新问题。
起初,不少人自愿前往,声称获得了“灵魂安宁”
。
但很快,异常现象频发:归来者眼神空洞,不再做梦,对艺术失去感知力,甚至无法理解隐喻和诗歌。
他们变得极度高效,却失去了犹豫的能力。
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认知休眠”
。
我和朱韵带领一支小队潜入塔区外围,利用冰岛湖底录音制作的声波干扰装置,成功截获了一段内部对话记录。
其中一人问道:“如果爱只是化学反应,那为什么我还是想哭?”
系统回复:“检测到情绪冗余,建议清除杏仁核异常放电。”
提问者沉默五秒后说:“等等……我不想清除。
我想保留这份想哭的感觉。”
三分钟后,该个体信号消失。
那一刻,我们明白了最大的谎言:所谓“解答一切”
,本质是消灭疑问;而消灭疑问,就是谋杀人性。
我们没有炸毁高塔,也没有发布檄文。
我们做了一件更简单的事。
在全球十九个“种子点”
同步播放那段来自云南小女孩的录音:“老师,你说星星会眨眼,那它会不会也有困的时候?”
信号以极低频地震波形式传播,穿透岩层,绕过屏蔽,直达塔基。
第七天夜里,塔内AI突然中断运行,所有屏幕自动切换为同一画面:一片星空下,一个小女孩坐在溪边,对着倒下的树喃喃自语:“你疼吗?”
随后,系统输出最后一段日志:
>**错误代码:UNRESOLVABLE_INPUT
>原因:检测到无法优化的情感扰动
>结论:或许,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答案
>行动指令:暂停,聆听**
自此,“澄清塔”
陷入静默。
风雪渐渐覆盖其外壳,藤蔓从接缝处生长而出,几年后,它成了候鸟栖息的枯枝。
十年过去了。
如今的世界并未变成乌托邦。
战争仍在发生,贫困依旧蔓延,谎言依然横行。
但有一件事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珍视自己的“不知道”
。
学校开设“无知课”
,训练学生如何提出好问题;法院允许被告以提问代替辩护词;甚至连商业广告也开始使用开放式文案:“这款手机拍不出最美的晚霞,因为它不知道你心里想着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