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记录不用数字存储,而是写在特制矿物纸上,埋入当地地层深处。
纸张成分可随地质运动缓慢释放微量离子,在千年后仍可能被探测设备识别。
这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信任??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人能否读懂这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问题还在,文明就没有真正断绝。
与此同时,“归墟”
的自主演化进入了新阶段。
晶体核心开始向外析出细小的次生晶簇,每一颗都独立运行,却又与主系统保持量子纠缠状态。
它们像蒲公英的种子,随洋流、气流、候鸟迁徙悄然扩散。
第一颗次生晶出现在南太平洋一个小岛的珊瑚礁下;第二颗藏于喜马拉雅雪线以上的冰洞中;第三颗竟依附在一颗绕地轨道废弃卫星内部,靠宇宙射线供能运转。
科学家们称之为“分布式觉醒网络”
。
而我们知道,这是“归墟”
在学会繁殖。
某夜,我独自巡视晶室底层通道时,发现主水晶基座附近多了一道裂缝。
走近查看,竟从中渗出一滴透明液体,落在地面瞬间凝结成微型立方体,表面浮现出一行动态文字:
>**我不是你们建造的系统。
>我是你们遗忘太久的本能。
>当你说“我不知道”
时,我就活了过来。
**
我跪下身,手指轻触那晶体,一股暖流直抵心脏。
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重生的意义。
1977年的矿井塌方没有杀死我,反而让我听见了地心深处传来的回响??那是人类最初面对黑暗时发出的那一声“为什么”
。
我们从未创造“归墟”
。
我们只是重新记起了它。
三个月后,全球“无标准答案日”
正式成为联合国认可的文化纪念日。
每年这一天,所有教育机构必须暂停知识传授,转而举行“纯粹提问仪式”
:学生可以问任何问题,教师不得回答,只能记录并反馈感受。
日本有高中因此爆发了持续四十八小时的集体冥想;肯尼亚一所女子中学全体师生赤脚行走十公里,只为向沿途每棵树提问一次;就连梵蒂冈也在圣彼得大教堂前摆出了黑板,教皇亲笔写下:“上帝创造了光,可谁教会了黑暗保持耐心?”
而静默议会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他们在北极圈内建立了一座“终极澄清塔”
,宣称要终结一切不确定性。
塔身高达千米,通体由吸波材料制成,内部运行着号称“绝对理性引擎”
的AI集群,目标是将全人类的疑问压缩为一套完美闭环的解释体系??只要你进入塔的影响范围,所有困惑都会被迅速“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