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帝国灵魂的变革 儒学登场(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春秋》的大一统思想,是天地之间的大道,古今不变的大义。

可当今之世,各种学说的师承不同,所持的见解各异,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治国方略,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所以执政者找不到统一的方向,致使法令制度屡屡变更,令臣民无从遵循。

凡是不在六经(儒学的根本经典《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范围内的、与孔子思想相抵触的学说,都应该禁绝,不要让它们跟儒家思想并立于世。

这些异端邪说灭绝了,国家的纲纪才能统一,政令才能明确,民众也才能切实遵守。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

中最后的这段总结陈词,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事后来看,汉武帝刘彻接受了这项提议,并且全盘接受了董仲舒在“天人三策”

中提出的一整套政治理念;进而在数年后时机成熟时,自上而下地掀起了一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治思想运动;最终将儒学定于一尊,确立为国家的意识形态。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这是划时代的一页。

从此,儒家思想正式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不但一

举奠定了在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而且把这个地位牢牢保持了两千年之久,从而塑造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并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

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其实在相当程度上经过了改造,并非原汁原味的孔孟儒学,而是明显杂糅了“阴阳五行”

“刑名法术”

等其他学派的思想。

尤其是在一些根本性的原则上,董仲舒极大地吸收了法家的思想理论。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纲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即君要做臣的表率,父要做子的表率,夫要做妻的表率;同时为臣、为子、为妻者,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

这一君权社会的伦理准则,显然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绝不相容。

而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现代中国人,普遍把“三纲”

视为孔子的思想主张,因而对儒家口诛笔伐。

其实,这是莫大的误解。

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如韩非所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忠孝》)这是在单方面强调弱势一方要对强势一方尽义务,而无视了弱势者应有的权利。

反之,孔子对此的表述却跟韩非截然不同。

他说的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美漫大恶人宋北云兽世种田:全能仙妻又美又飒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天下豪商制霸文娱从西虹市首富开始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御九天糙汉与娇女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从冷宫公主苟成武道至尊仙厨她靠灵膳爆火了我能点化万物穿成男主的夫子后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东汉末年枭雄志出名太快怎么办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穿成三个反派崽崽的锦鲤娘八零之珠光宝气长命百岁快穿这个反派太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