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需要,不需要!
那样的道歉,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我的忍耐方法吗?你的话题转换得真够快的,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由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由乃还真让人有些怀念呢。
嗯,能见到你真好。
人啊,哪儿能那么容易改变呢。
这不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吗。
我会在心里默念那首宫泽贤治的诗《不畏风雨》。
大致上,和我姐是一个类型吧。
对了,我教的是国语[2]。
不过,在我当老师之前,每当我静不下心来时,我就会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背诵《不畏风雨》。
也许是高中时被要求背得滚瓜烂熟的缘故吧。
由乃没背过吗?
上课时学过,但没有背诵啊。
那么,这就是老师的个人兴趣问题了。
我上课时,有一段时间也要求学生背诵《徒然草》的序文。
然而,学生和家长们纷纷来抱怨,说什么背诵太痛苦啦,什么强加于人啦,什么学生有权利不接受这样的要求啦,于是便匆匆停掉了。
人类在短时间里将大量的信息存储进大脑的最佳时期就是在十几岁这一段,可要是优哉游哉地长大之后,有朝一日,谁能来帮助你呢?
我当老师有十六年了,总以为已经一年年地慢慢习惯了这个职业,但我发现并没有。
其实,我觉得跟学生越来越没话可说了。
跟其他老师说起此事,他们告诉我,随着师生年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的变化是必然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吗?
你们的顾客,应该叫患者吧?患者当中也有十来岁的孩子吧?你有这种感觉吗?噢,毕竟是整形医院,中学生并没有几个吧。
你也有同感,是什么感觉呢?
他们看起来是为了获得个性而来?这一点我知道。
他们担心自己不合群,担心自己太突出被攻击,表面上迎合声音大的、多数人的意见,但其实内心里要求自我,希望得到针对自己的赞扬与认可。
希望获得表扬,想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也许和我们小时候没什么两样。
可是,我们那会儿,大多数的人会拼命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早晨一个人在学校操场上奔跑,课间沉醉于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还特别擅长模仿老师。
要么自己组个乐队,在文化节或是外出郊游的大巴车上给大家唱歌,要么在文具盒或是垫板上,贴上喜欢的偶像或体育明星的贴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