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工程项目自古至今都是贪污腐败的最佳渠道,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经历。
很快他就赚了一大笔钱,“衣锦还乡”
,大摇大摆地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回到了黄村。
然而好景不长,财主日子没过几天,因为赌博和嫖娼,他很快就把这笔钱败光了,再次成了穷人。
不过见识过花花世界的他已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他再度外出,南下苏杭。
在苏州,他谋到了一份在“四府粮道衙门”
当长随的工作。
《靖逆记》记载:“清有口给,能营贿赂所得,即散去若粪土。
及事觉,官绳以法,清潜逃。”
也就是说,他又一次因为过于大胆地贪污枉法而失业。
这是第五次。
这次失业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这是遥远的他乡,举目无亲,他连家都回不了。
想来想去,只好靠记得的几个药方当上了游方医生。
游方医生其实比乞丐强不了多少,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更谈不上能攒下钱了。
没办法,他平生第一次当了苦力,在粮船上给人拉纤。
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他可以沿运河一路北上,回到北京。
不过当粮船到达北京时,他已经形同乞丐。
回到北京之后,他又卖过鹌鹑,还当过鸟雀铺店员,因为好吃懒做都没干长久。
他还因为将鸟雀店本钱花光,“险些被人送官”
。
最终,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黄村,落脚在外甥董国太家。
总结前半生,楚清换了十来种工作,除了在热河的一次外,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大清盛世”
中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并不如王朝自己宣传的那么安稳,另一方面也说明楚清本人性格中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好逸恶劳、性情浮躁、做事没常性、大手大脚。
直到加入民间宗教后,这个“屡战屡败”
、“百无一能”
的“废人”
的命运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转折。
嘉庆十二年(年),三十七岁的楚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了“荣华会”
(即“八卦教”
中的“坎卦教”
)。
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楚清加入荣华会是因为真正的信仰,《靖逆记》说:“清之初入教也,意图敛钱,无大志。”
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楚清自己的供词:“我起初倡会,原是意图敛钱。”
然而楚清马上就发现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终身事业。
他发现他简直就是为宗教而生的!
他具有成为一个伟大民间宗教家的一切条件:第一,他有极好的口才。
《靖逆记》说:“清有口给。”
他知道怎么讲教理讲得深入浅出而又神乎其神,非常适合传教和辩论。
走南闯北的经历,又使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更加油滑熟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