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辄杀之;其余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缪,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于外,往往以手击杀之,死者皆陈天安殿前。”
意思是:他或者数日不食,或者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一晚上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
他上朝时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
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亲自殴打,将之击死在大殿之上,尸体都一字排开摆放于天安殿前。
还有人食欲异常。
前面提到的“猪王”
刘彧,后来侥幸活了下来并当了皇帝,史称宋明帝。
此人习惯用暴饮暴食来缓解精神紧张。
《宋书》记载,他吃用蜂蜜腌渍的鱁鮧,一次可以吃几升;吃烤猪肉,一次能吃两百块。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病状则是病理性激情。
他怀疑其宠妃薛氏与大臣私通,亲自砍下薛氏的头,将之藏在怀中赴宴。
酒席中,他拿出薛氏的头放在盘子里,在座众人大惊失色。
他叫人取来薛氏的遗体,当众肢解,取出薛氏的髀骨,制成一把琵琶,边弹奏,边饮酒,边哭泣,叹息“佳人难再得”
,伤痛不已。
最后,他披头散发,哭着将薛氏下葬,用的是隆重的嫔妃之礼。
……
与这些变态行为相比,北齐后主高纬爱当乞丐,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明代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洪武皇帝滥杀功臣,嘉靖皇帝偏执,天启皇帝沉溺于木匠活儿,都算不上骇人听闻了。
第四,历代皇帝中,事业成功者,也就是说较好地履行了自己职责的只占一小部分,基本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圣君”
更是凤毛麟角。
为后世所纪念和景仰的历代成功帝王加起来不过十数名,而庸主、昏君、暴君则比比皆是,占到百分之九十还多。
由于皇帝这个职业挑战性过大,这个阶层中的人,在工作中要体会成功感最难,体会到的挫折感却最多。
大部分皇帝在这个职位上是“混”
过一生的,因为他们的才能、精力、学识不足以统治如此复杂而辽阔的帝国。
六
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中国皇帝不幸的根本原因。
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
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皇帝十分清楚他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权力。
为了保持自己的至高尊荣,皇帝必须牢牢把握住权力,一丝一毫也不能放手。
利益的焦点必然是力量的焦点。
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窥探、谋划着大位。
为了让天下人成为自己的奴隶,皇帝自己成了权力的奴隶。
他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地爱护自己的权力,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
被剥夺权力的恐惧使皇帝常年神经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呈现某种精神病态。
朱元璋在写给自己继承人的《皇明祖训》中,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过度戒备心理。
他说:凡帝王居安之时,应该常怀警备之心,日夜时刻不可松懈,这样才不至于被人所窥测,国必不失……每天都要当成是在战场上一样,白天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言语举动,晚上要严密巡查,搞好宫内安全保障。
即使是朝夕相见的心腹之人,也要提高警惕,所谓有备无患也。
如果有机密之事要与亲信商量,需要屏退旁人,那么也不能令护卫们退得过远,最多十丈,不可再远……兵器、甲胄,不离左右,更要选择数匹良马,置于宫门及各处城门,鞍鞯俱全,以防意外……
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志绝对畅通,为了保证自己对权力的独占,皇帝们一再地粉碎对皇权的任何威胁和挑战,同时也不得不把自己变成牛马,担负起沉重的工作负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