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机制,那确实无法完整反应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最好的模式,应该是拥有高考同一考卷这样的公平性,但考核的又不只是一张考卷,而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完全数学算法,通过大数据挖掘的科技,对学生能力的公平评价。
就像是企业考核的KPI,如果只是单独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反应工作的全部。
但要是几十个指标,那么综合下来,从企业顶层的角度,确实就可以相对准确地评判某个员工的能力和表现。
新的教育考核和选拔体系,其实是差不多的逻辑,不过更强调,所有学生的能力KPI,当然不能是所谓学校和老师的“主观评价KPI”
,那有个毛用?最多判定人品,不能判定能力。
所以学生的能力KPI,现在几乎全部来自大数据分析的结果。
而且原来靠分数考核,同样不能实现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要求,除了成绩“智”
以外,谁关心“德体美劳”
呢?表面过得去就行了。
反而不如现在——这些领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考核。
发展到今天,每个学生时代的各种表现和行为,都是数据化的,无非是用适合的大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考评。
根据这些年的研究和实验,从2016年开始,大规模试验“个性定制化教育模式”
,从20%最优学生开始,每35年一个台阶,不断提升适用学生的比例,最终100%替代传统教育模式。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模式,可以用“工业模式”
来形容的话,那么新的教育模式,就可以用“生态模式”
来形容。
生态,是新模式的核心特点。
这种“个人教育特殊生态化”
,其实就是为被选择的每个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对应成长方向的特殊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让他可以从过去的大众式教育中独立出来,按照新的模式独立生长。
而原来的时间、空间、教师等元素都被打破。
例如某个学生被判定有物理能力,他本人也愿意朝向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一整套的课程和学习模式,就会为他特殊安排,原本平均化的各科目安排,会变得加重物理及相关学科,而适当减轻其它学科的学习要求。
同时,他会被要求参与线上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乃至马上应用这些模式的“主动学习”
,以及提供实验条件。
相反,被动的“听讲、阅读、示范演习”
三大被动学习模式的时间安排,则大为缩小。
说到底,在新的模式下,围绕着学生重点和主要发展的能力方向,国家教育体系,已经并不是在传授知识,在这个方面国家早已组织社会上各行业的最精英群体,参与教学、提供授课资源,根本不限于教师群体和基础教育领域,现在老师几乎已经开始退出了直接讲课的范畴。
国家教育体系关注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模式说白了就是提供学生一个高度吻合能力倾向和兴趣倾向的“实验环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点类似科研人员的研发过程,完全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新的个性化模式下,虽然基本上还是在学校内完成学习和“研发”
,但时间已经不是过去的固定,什么上五天课或六天课,然后休息之类的规定。
而是一种“项目管理”
型的推进,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学习的目标被分解为一个个的阶段性项目,每个项目的实现,被设计为若干的环境:学习书本、听取精英教师的网课、实验项目、小组讨论、反向教学、创意发想的产品等,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被作为实现目标需要达成能力的一部分训练,完成了一个子项目,才是休息的指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