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委员长,如果日本人挑起在江南的战争,在他们不断增兵的可能下,我们需要做好被迫放弃的准备。”
蒋介石虽然心里还存有三分侥幸,但他知道,蒋百里的判断,大概率是正确的。
他其实内心很悲观,认为日军会进攻江南的可能性,在95%以上,要不然他的政府,会做了那么多的准备?虽然他并不认为日军一定能击破他准备了若干年的精锐之师,但小心总是对的。
他说了一句: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蒋百里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又苦笑了一下。
这句孙子兵法的愿意,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我们对敌人有所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敌人攻不下的力量。
可是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做到这句话太难了,凭什么让日军能够忌惮于你的“有以待”
和“有所不攻”
呢?实力不够啊。
现在的中土大地上,明显地形成了三方主要势力,中国的西华和国民政府,以及侵略者日本,而国民政府在这三方中,是最弱的一方。
蒋介石的脑子里,转的却是他最近冥思苦想的大战略,那就是要抵挡住日军的初期进攻,使得日军发现无法消灭国民政府的时候,能够与其秘密媾和,赢得时间强化自身,再坐观西华与日军战争的成败。
他深知,日本此时肯定是以灭亡国民政府为目标的,所以避无可避,这些骄狂的马鹿,不受到重大挫折,是不会改弦易辙的。
当然这个大战略,他现在是不会与其它人讨论的。
全国民众都正是抗日情绪最高昂的时刻,他要是公开了这个战略,肯定会被骂成卖国贼。
他想了想,问道:“百利先生,我想请您陪同章群,去西华一趟。”
蒋百里有点愕然地看着他,思绪转动,这是要和西华媾和,共同对付日本人?
蒋介石的意思正是如此,与西华联合,有助于他抵挡住日军的初期进攻,完成他大战略的第一步。
这个时候,心头的耻辱算什么呢?这辈子又不是没有低过头。
很快,国民党派往西华的第一个使团,向着西安而去。
周恩来热情地拥抱了章群和蒋百里,说了一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大业,我们终究是可以合作的。”
章群附和地笑了。
他此时刚刚卸任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转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实际上还是负责外交。
章群在杨永太死后,是“新政学系”
的唯一领袖。
他这个系统,被人称之为“糨糊、胶水工作”
,许多实力派与反动党派,几乎都是通过章群而与蒋介石结合,所以他在民国,影响力是很大的。
此人的政治立场,一句话可以说清楚,那就是蒋介石是什么立场,他就是什么立场,他一生追随蒋介石,恩宠不衰,靠的就是这点。
所以现在蒋介石想暂时联合西华,对抗日本,他就积极地支持,这样他加上蒋百里,与周恩来等谈得很愉快——没有冲突的时候总是愉快的。
双方都不指望对方在武器弹药或者是军队上支持另一方,达成的主要是政治上和情报上的合作,例如发表共同抗日宣言,激发全国民众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支持;例如双方情报机构彼此交换日军情报,并建立起交换机制;例如双方允许一些物资和矿物在对方辖区内流通,以增强彼此的战争资源能力等。
当然,实际上能做到多少,西华也不指望,一旦等到西华在对日战争中占了上风,害怕的蒋介石政府可能就会变脸,李思华对此知之甚深,在她前世,蒋介石又不是没有试图与日本媾和过,说实话,前世他抗日的坚定决心,是等到美国人参战后才坚定的。
章群和蒋百里最大的收获,是西华提供的一个情报。
两人都认为,如果这个情报属实,那简直是价值连城。
西华根据“在日军高层的线报”
,日军大概率会在7月先挑起华北战争,而在8月中旬前会在上海挑起侵略南方的战争,西华确认情报高度可靠,正按照情报时间倒计时,全面备战。
对于这个情报,章群和蒋百里都认为可靠性很高,虽然不知道西华是如何在日军高层安插了间谍的,但单单观察到西华确实在疯狂地备战,西安已经充满战争气氛,就知道西华自己是相信这个情报的,这就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