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最后的决策是,暂时需要比较隐秘地进行,以安南山系为轴,建立安南根据地。
安南山系绵延1,100公里,跨越越南和老挝两国,在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上,这条山系中的“胡志明小道”
曾经闻名世界,成为越南战争中北越与美国的斗争核心。
安南山系,有着无数星罗棋布的庞杂小路,很多隐藏的小径通过茂密的雨林和崎岖不平的垭口,这里是游击战的天堂。
借助与安南的煤炭和稻米贸易,实际上海南已经与安南形成了工业品交换煤炭加稻米的贸易体系。
而这个体系,现在就成为海南向安南渗透的关键基础。
安南山系的南角,其实已经接近安南南部的海湾,最有名的一个就是金兰湾。
海南以香港英国公司的名义,在金兰湾修建了自己的码头和大量仓库,以及疏通了从港口仓库到安南山系的运输体系。
实际上,它很快成为安南最大的走私通道。
表面上是煤炭和稻米贸易,实际上,大量的武器弹药,被从这条交通线输往安南山系。
就在1936年的这几个月,就有超过2万的地方部队,通过这条交通线进入了安南山系。
他们将在这条1100公里长的巨大山系中,寻找适合的地点,建立山区根据地,将整个安南山系的山民,全部纳入根据地中。
如果法国人来“讨伐”
,就让他们好好见识游击战的威力。
按照李思华的规划,从1936到法国二战战败的1940年,总共4年的时间,海南根据地需要输入安南10万以上的地方部队并站稳脚跟,等到1940年时机成熟了,主力部队再从广西和海南渡海两个方向,进攻越南。
既然法国确实在越南的平原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而且“去中国化”
做得非常成功,那就让武器来批判好了,用武器的批判,让法国人的殖民统治见鬼去,然后再从容收拾安南的局面。
安南山系,在安南被称为“长山山脉”
,而老挝则称为“富良山脉”
,是安南与老挝的天然分界线。
而且这条著名的“绿廊”
,其中的山地并非都是难以利用的,在其西坡,地势相对平坦,逐渐向湄公河阶地倾斜。
这里就可以建立根据地的耕作基地,减轻海南的负担。
这里的山民,是李思华前世越南所称的“少数民族”
,他们本来就不是京族,易于被中华吸纳。
另外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中共在整个“印度支那”
,建立中共分部,其实在1930年,胡志明已经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建立了越南共产党。
但此时中共与苏联其实已经分道扬镳,而且共匪“民族性”
很强,因为其主要的构成,是深受法国教育影响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
所以李思华完全没有心思去整合他们。
中共在安南、柬埔寨和老挝的发展,都将是独立自主的,而且以贫苦的农民为主要方向。
历史上,实际上这些小国共产党的初期,都是脱离农民的,基本上就是一些知识分子的自嗨,如果不是苏联和我国的支持,其实根本成不了气候,他们在初期根本发动不起民意。
在这个时空,脱离了我国的支持,李思华根本没有把这些知识分子放在眼里。
当然,这样就形成了苏联必然在东南亚与我国的对抗局面,但这是必然的代价,而且等到了二战的时候,苏联也根本顾不上。
在“印度支那”
的渗透,除了安南以外,对于柬埔寨也是很重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