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两年最让他头疼的事情,就是西藏偏向英国还是中国的问题。
在他们心中,本质上是中英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影响他们这些西藏贵族自身的利益。
而由于此时英国当然是强势,所以众人之中,偏向英国的居多,而他热振,则认为英国远在天边,从长期看西藏还是要受中国的制约,这是地理天然决定的,所以他就被认为是“亲中派”
。
这让他感到很委屈,他是一心为了西藏自己的利益。
不过很多人,其实也不过就是找个理由攻击他而已,谁让这个摄政的大位格外诱人呢?
按照十三世达赖留下的策略,不要一定站到谁的台上,做好中间摇摆就行。
真的选择了单边的立场,噶厦政府就没有退路了。
对于老达赖的策略,他是打心眼里赞同的,只不过,因为民国比较近,他相对更偏向民国一边而已,但也没有太过。
但自从那个西华崛起,事情就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噶厦政府变得越来越不安,大家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
一开始,是那个西华剿灭了刘文辉在西康的力量,他们占领了整个西康地区的东部,但没有越过金沙江。
这让噶厦政府在最初的担心后,稍稍放下心来。
西康地区虽然是民国意图设立的一个省,但实际上,从来是四川和西藏噶厦各分一块。
基本上,是以金沙江为分界线,金沙江以东,是四川管辖,那个刘文辉,当初他的势力也就是到此为止。
而金沙江以西,就是西藏噶厦管辖,为此,当初的老达赖,还和康区的汉人势力打过几仗。
所以,在西华在金沙江以东停下来,然后几个月没有越过这条“隐形”
的分界线之后,噶厦一度认为,也许西华默认了以前的格局,毕竟对于汉人来说,西藏这块地方大多数地域穷山恶水,不一定感兴趣。
但现在发现,这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从1935年的夏天开始,噶厦政府就不断发现有西华小股军队越过金沙江,到达宁静(今芒康县)一带活动。
藏军试图驱逐,结果却是一败涂地,这些西华小股军队的火力极猛,藏军完全不是对手。
以至于到后来,就算藏军知道有西华军出没,也不敢动。
当时噶厦政府大为震撼,动员了几乎全部的机动藏军9个团(大约7千多人),但有一段时间,对方的活动平静了下去,所以噶厦政府除了将这9个团,布置到金沙江西岸附近警戒外,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今年开春后,形势大变,对方大军(其实是地方部队)已经越过了金沙江,藏军与之交战,结果3个团被全歼,还有1个团也损失了大半,完全不是对手。
好在西华军进军并不迅速,他们又在宁静地区呆了下来,据说将当地头人都抓了起来,“解放”
了所有农奴,把他们汇聚到一个一个他们选择的居住点,建设所谓的“乡寨”
,这完全颠覆了噶厦的传统统治。
西华的作为,自然引起了噶厦政府的高度敌视。
这不是传统的要噶厦臣服的做派,而是在挖噶厦政府的根呀。
所有现在很多人要求向英国求援,让英国人来打西华。
想到这里,热振不由苦笑,这些人毫无见识,西华又不怕英国人,据说他们就是从在缅甸、一下子消灭了从印度派来的6个英印师后崛起的,英国人敢出兵吗?
而且英国人又是什么好鸟?真的出兵了,说不定就赖在西藏了,到时候的统治者究竟是噶厦还是英国人?而且这样肯定会彻底激怒西华,一旦失败,噶厦政府,恐怕就完全不存在了。
所以原来犯了一个错误,因为西华是“赤色”
政权,所以在西华占据西南三省的时候,噶厦政府没有派人,完全是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
现在人家腾出手来,就开始收拾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