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于中央军的撤退,他心知肚明,这是怕了西华了,让他们这些“杂牌”
,去挡在西华面前。
想要地盘,有本事你就挡得住西华,否则,你就先替蒋介石挡枪。
这几乎已经是赤裸裸的“阳谋”
,偏偏他毫无办法。
对于东北军的到来,要是以往,他当然绝不会欢迎,相对中央军,那也不过是前门拒狼,后门就迎虎。
不过现在,至少大家可以报团取暖,否则对于西华,他就这2个军6万多人,还不如投降了算了。
但是现在加上了东北军26万人,这就组成了了33万人的大兵团,或许还有一战之力,还有希望。
张学良从飞机上俯瞰着西安城,马上就要降落了,他的心情,也并不是那么美好。
自从1931年918事变后,对日寇“不抵抗”
的东北军,在全国声名狼藉,而且被赶出东北后,失去了地盘,也就失去了军费的来源,变得要仰赖于蒋介石的“中央政府”
,可是蒋介石的钱是好拿的吗?平时基本不给,给一点的时候,就是要东北军出兵出力流血的时候,至于军备补充,更是无从谈起。
再这样下去,东北军还能支撑多少时间,他自己也心里没数。
4年以来的身心煎熬,让这个当年的花花公子,变得深沉了许多。
东北军全军26万人的身家性命,荷于他一身,压力之重,很多时候让他只想逃避,可又是避无可避。
这一次蒋介石调动东北军全军西向,入主陕甘两省,看似是前所未有的放权举措,将东北、西北两只军队的统帅权,都交给了他张学良,但他也知道,这口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但他和东北军如今,又能有什么样的其它选择呢?
这一次蒋介石任命他统帅两军,对垒西华。
杨虎城继续担任陕西省主席,而他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头号大将于学宗,被任命为甘肃省主席,似乎将陕甘两省全部交给了他,而中央区几乎退出了陕甘两省,除了在后方河南,有这中央局近30个师外,做得真是“仁至义尽”
!
张学良的嘴角,不由得浮现了一丝冷笑,很快,又转为了苦笑。
没有选择啊,3年多来,东北军吃够了没有地盘的苦,没有地盘,就没有军费,没有军费,就没有士气和军备,当年的那只强军,现在还剩下多少战力?陕甘两省,当然是贫瘠之地,相比当年的东北,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但好歹也是地盘不是?当年冯玉项的西北军40万大军纵横六省,虽然最终失败,也是一时枭雄。
张学良并不像杨虎城,杨虎城对于西华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张学良则还不然。
他此时心中的西华,只是民国一个新崛起的强大势力,与其它势力不同的是,这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赤色政权。
在他潜意识里,并不觉得东北军就一定不是西华军的对手,他心里还有那么三分期望。
不过他也知道,蒋介石这次这样做,甚至没有逼迫他尽快去与西华军作战,而是要求他们做好对西华军的防御,其中必然有复杂的原因,而西华军非常强大,恐怕是一定的。
他不愿意去想的一种不好的情况就是,也许蒋介石压根就没有觉得他东北军加上西北军,能够是西华军的对手,所以根本不要求他们进攻,而是在秦岭据险而守,能够挡得住西华军的进攻,已经是邀天之幸。
飞机已经降落,颠簸之后停下来,张学良走出了机舱,他一样就看到了迎在前面的杨虎城,满面笑容地向他走来。
杨虎城向他敬了一个礼,然后两人笑着握手寒暄。
杨虎城为张学良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少帅的名气,让西安的名流闺秀,几乎都有出席。
张学良看着却不由得慨叹,如果是几年前,他一定很喜欢这样的场合,而现在,却只是味同嚼蜡。
张学良在西安安顿下来后,张、杨两人开始密集接触和协商。
杨虎城为人豪爽,当年贫寒出身,靠打工养家糊口的时候,就能成为几百青年的“大哥”
,组建穷人互帮互助的孝义会,并在孝义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超过800成员的中秋会,其人格魅力毋庸置疑。
张学良在这个时代,属于“世家公子”
,同样善于结交各种各样的人群。
因此两人很快就打得火热,毕竟都知道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必须要报团取暖,否则在陕甘两省的这个贫瘠的地方还内斗的话,那真是死得不冤。
从杨虎城这里,张学良终于知道了西华的“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