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西华提供的回报,是每年对德国机械、生产线等的大量订单,以及非常重要的,以低价保障对德国在钨、锑等战略金属方面的供应。
整个交换协议建议是六年,即从1935年,到1940年。
这个建议,开始让法肯豪森很诧异,不过他想到自己从缅甸北上,一路上看到的西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他就理解了。
他内心不由有点骄傲,西华到底还是个农业国的基础,缺乏工业人才。
他对此很积极,因为他本人并不是纳粹,对于迫害犹太人,其实是看不惯的,前世历史上,他也是协助拯救了一些犹太人,也因此在战后免于刑罚。
法肯豪森满载而归,他的使命完成得很好,建立了与西华的规模性贸易关系。
而且西华答应,不干涉德国与民国蒋介石政府的相关贸易,但不得介入西华与之的战争和其它争端中。
李思华并不想这个时候,过于削弱蒋介石政府,毕竟在抗战爆发后,前期还需要他们在南方抵挡日军呢。
第111章日谍阴影
重庆沙坪坝的一座小酒楼,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照在酒楼的窗户上,色彩斑斓,傍晚的清风徐徐吹来,将白天的燥热一洗而空。
三三两两的食客,开始在二楼就座,声音开始渐渐地糟杂了起来。
在一扇窗户边,一个中年男人悠闲地坐着品茶,他显然早就来了,占好了这个相对幽静又有凉风的好位置,在他的对面还放了一付碗筷,显然,他在等人。
表面虽然悠闲,这个男人的内心却并非如此,偶尔闪过观察周围动静的锐利目光,显示出他内心的警惕和不平静。
他是影佐祯昭,来到重庆前,是日本驻上海的武官,实际上在他到上海前,已经是日本参谋本部中国课的课长,担任武官其实是一种掩护,对他在上海建立情报机关的掩护。
他在上海的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就接到了新的任命,由于西华的出现和崛起,对于西华的情报工作,成为了新的重点,影佐被寄托了厚望,他的上司和同僚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例如时任上海领事的石射猪太郎,就评价影佐“当面态度恭敬,说话轻松,在外是老练成熟的人物了,一点也不可麻痹大意,是个敏锐的谋略家。”
此时的他还仅仅是一个中佐,还算不得特别重要的人物,所以组建对西华的情报网络这个任务,当然是重用。
不过他也知道,帝国不可能仅仅将希望,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肯定有人负担着建立另外的情报网络的使命。
在李思华的前世,此人在1939年在上海北四川路永乐坊,设立特务谋略机关,就是大名鼎鼎的“梅机关”
,这个特务机构,是日本策动建立策划建立汪伪政权的执行者,也是臭名昭著的76号汉奸特务组织的组建者。
未来的影佐,将以汪伪政权最高军事顾问的身份,成为背后的“太上皇”
,煊赫一时。
然而在这个时空,影佐自然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发生了转折。
领受了组建西华情报网络的任务后,影佐不敢怠慢,他亲自伪装成一名江苏的商人,带了一组日本情报人员,各自以不同的中国人身份,来到重庆,开展工作。
来到重庆之后,他发现情况大出所料,他以前在民国上海和华东的特务经验,在这里简直是毫无用处。
重庆与民国的城市已经完全不同。
一开始他的情报组就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原因在于,中共的组织太严密了,而且已经将市民群众都组织了起来。
他作为商人的身份,刚刚进入酒店就被侦缉民警盘问,了解他做何生意,来重庆的目的,打算呆多久,是否会离开重庆,到西华根据地的其它城市等等,虽然态度和蔼,但盘问的内容,几乎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事前准备充分的话,说不定他就露出了破绽。
刚刚入驻重庆,他就感觉不妙,立即要求情报组分散,各自设法融入重庆社会,彼此之间规定了只能是单线联系,而不是聚合在一起。
他本来入驻的客店,是在朝天门附近,但第二天他就单独去了沙坪坝区,换了住址。
能够联系上他的,只有2位他的下属,其中一个,就是他今天要见的佐藤次郎。
十几天下来,作为一个老练的特务,其实他感觉越来越不妙,似乎有一张大网正在笼罩下来,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被兜住。
之所以让他产生这种感觉的,一开始是他发现的三件“小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