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7章(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是在长期的专注训练和积累下,产生了工业上的“直觉”

,本能地能看到更多可能的潜在合理性,是一种“潜意识判断”

,别人看上去,就是这个工程师非常有灵感,碰到问题很快有解决办法,却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整个工业系统,是在和谐地跳舞,哪里跳得不对,他马上有直觉。

等到工业体系积累到一定时间,让系统级工程师大量产生的时候,工业生产的效率、精度和质量,才可能完全追平使用同等机器和生产线的西方国家。

理解了这个道理,李思华也变得平心静气。

她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创造培养系统级工程师的适合环境。

她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人才不够,那就管理来凑。

在环境上,能继续做的有限。

现有的主要是,包括大规模工业建设和生产的实践,以及国际级技术人员在一个阶段内的教育培训。

至少,现在根据地快速地实现工业化,大量工业项目从筹备到快速建设,这个过程本身就提供了目前全世界都少有的大量工业实践机会。

能否提升自己,需要看个人的努力、聪慧和把控,她相信,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有一些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

在工业的管理上,李思华觉得能做的就很多。

她毕竟有前世的记忆,虽然不懂工业生产,但对于后世的一些大路化的经验,还是知道一些,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所以她讲述了一些要点和思路,让现有的“工业管理专家”

们在此基础上,去订立一些普遍规范,在根据地的工厂内推行。

根据地的工业基础,是从美国引进。

而此时的美国工业界,已经普遍推广了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

李思华则要求工业管理上,要将泰勒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到最重要的等级,因为无论什么体制,工业生产上都是追求劳动生产率的。

泰勒方法,就是一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泰勒方法通过以计件工资等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并明确地推广任务管理,实现工业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

实现工作定额、挑选优秀工人、表格式标准化、专门计划、职能工长等有效管理方式。

在泰勒制的基础上,作为社会主义的工业管理特色,李思华建议引入前世鞍钢宪法,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命中相结合。”

其实使用的语言虽然是“革命化”

的,但从管理上的实质上,与后世的丰田管理和后福特主义是一致的,即不再是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而是从管理者、到技术人员、到工人的“团队管理”

引入鞍钢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泰勒制的错误和缺陷。

李思华指出,泰勒制即所谓福特主义,其本质是技术分工,例如将一个零件的生产分为10个工序,形成流水线,而每个工人只专精于一个工序,就能将这个工序做得熟极而流,效率因此提高。

但这样的方式是有重大缺陷的,即工人对整体生产全过程的了解程度,会因此而下降,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命令,不了解上、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无法参与“全面质量管理”

说白了,泰勒制的优势,在于提升产品产量,但对于产品质量,则严重地重视不够,重视技术分工,但忽视了社会分工。

偏偏很多时候,质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数量,而且在未来,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产量往往不成问题,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泰勒制福特主义,只适用于僵化的大批量生产,无法应对多样化、特殊化或者不稳定的未来需求,这就要求结合鞍钢宪法对泰勒制进行改进,这是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管理提升。

除了泰勒制和鞍钢宪法作为工业管理的基础外,李思华还提出了很多其它的辅助思路。

例如,前世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工业界普遍应用。

其原则其实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将所有工序的操作要领和步骤尽量“固化”

,避免个人随心所欲地改动,由此提高加工产品的合格标准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支配者从坟墓里扒出来的摄政王妃电影教师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穿越远古:嫁个兽夫生个崽战极通天医品至尊都市之仙尊归来死亡万花筒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女主她儿媳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人仙武帝重生之逆流十年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一拳歼星一品婚爱:独溺娇妻(快穿)高不可攀的前任重生之侯门骄女会读心第八冠位学姐快住口!都市邪王我的名字,你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