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例如,百事可乐一年有1000万美元利润,银行就可以以我们持有的45%百事股权为质押,向我们放贷,比如说4500万美元,每年以百事股权中属于我们的利润,归还贷款利息就是了。
比较黑一点的,是以各种名义暂时挪用,例如李思华知道,1932年有一波短期的整体美股大反弹,就可以各种名义,将银行的资金短期借出来,投入股市,短期获利后,再归还银行本金。
这种事对一般人而言,完全是无脑的赌徒,但对李思华这样的穿越者来说,则是必赢之举,她在美国股市上的蝴蝶效应,还没有那么强。
最后,银行还能帮助她实现,脱离美国前的最后清盘,比如将不便于处理的所有资产,都打包抵押给银行,换成现金。
最后银行要有人买,就承担起来。
没人买的话,资产反正集中在银行上,已经资债完成对冲,她反正不会损失,美国政府允许,就继续经营,认为她是共产党而不允许,那就丢给美国政府。
不过无论怎样,这家银行至少在表面上,不能是安华直接出面。
她脑子里闪过克林特和丹尼尔两个人的影子,衡量了一下,她觉得克林特可能更能扮演好这个银行的角色,而丹尼尔,他冒险的性子,不是很适合。
再考虑用几个新培养的西方面孔,来担任这家银行关键的管理层,接下来还要对他们,进行一些银行知识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当然,真正的技术职位,是必须聘请专业的银行人士的。
仿佛是因为李思华这个“天煞孤星”
的归来,1930年5月开始,美国经济短暂反弹的“小阳春”
戛然而止,股市又开始了下跌,虽然这一次没有去年那样凶残。
但每个月都在恶化,一切仿佛没有尽头,人们对于经济复苏的希望,逐渐破灭。
这一年,5月到12月的百货商店销售额下滑了8%,整体工业增加值下滑了17.6%,失业率上升到了10%以上,产能利用率下滑了12%。
家庭和房屋贷款市场可以说是崩溃了,谁还敢在这个时候买房呢?银行也不敢再贷款,这个时候银行都在拼命地回收贷款,导致大量贷款买房的家庭破产。
而很多企业也被银行虎视眈眈,一旦发觉有恶化的情况,就开始抽贷,而结果是企业提前崩溃。
一个企业的崩溃,又可能带崩了其它企业。
恶性的连锁反应,就这样蔓延开来。
到了1930年的10月,股票市场创下了1929年11月以来的新低,所有的反弹幅度都已抹去,人们对于股市反弹的梦想,也再次破灭。
李思华这个时候的心情,却是愉悦的。
因为在上个月,钢铁厂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还是卡耐基的美国钢铁公司答应的,摒了几个月,他们发现经济局势大为不妙,各界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大下降,减少固定资本,成为股东们的共识,设备不生产的话,每一天都在损失和减值,出售是减少损失的唯一途径。
这个时候李思华反而拿乔了,最后成交价很低。
李思华估算,加上已经谈好的火电、基地电力网、化工等其它设备,大约4500万美元就绰绰有余了,节省了至少1000万美元。
卡恩公司已经开始安排拆卸,预计11月底12月初,就可以装船将钢铁厂的设备,完整地运往海南。
而其它的设备,运输安排的时间更早。
李思华还再次出手,又收购了一家航运公司,这个时候,航运受到的损失一点都不比钢铁业好。
她旗下的海轮,已经达到了35万吨的超级规模。
这应该基本能满足海运工业装备的需求了。
在海南根据地,这两年从各地招募甚至是“拐”
来的一批国内钢铁业、机械业和化工业的专家,带着才学习了一年甚至不到一年的上万名学生,正在等待这批设备的到来,准备着参与此时中国最大的煤钢化综合工业体的建设。
第55章星星之火与大教育计划
李思华自然想不到,在遥远的万里之遥,一群人正在谈论她。
主角是两人,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中共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以及朱德。
其余还有几位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他们正在讨论针对蒋介石的10万国军的围剿,红军应该采取的反围剿的战略战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