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目前我们在贸易上的主要方向,就是尽量掌握最大份额的稻米贸易。
同志们避开了英国人直接掌握的份额,也没有去惊动印度齐智人的稻米种植高利贷生意,而是在终端贸易上发力,利用越来越强的资本优势,占据了稻米收购的主要份额。
在充分了解缅甸方面同志们的情况后,李思华指出,接下来要预防的一个缅甸的巨变,那就是因为经济危机,英国不会再让印度人作为剥削的二传手,而是将缅甸从大印度中独立出来,由英国人直接管理。
这意味着,未来两三年,英国自身在缅甸的管理力量会增强。
英国自己管理缅甸,一定会加强对缅甸人民的剥削,这必然会激化缅甸的独立势力的斗争。
李思华知道,后世缅甸的独立建国势力,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
李思华指出,在英国直接统治缅甸下,我们要利用缅人独立势力,让他们吸引英国人的全部注意力,而我们则要在其掩护下,尽量隐秘地实现大发展。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在缅甸的全面攻势,应该最快在1932年,即2年后开始执行,很有可能还要拖延到1933年。
在此之前,应该尽量规避与缅英当局的直接冲突。
当然,如果不可避免,那么先要以游击战形势骚扰缅英当局,充分利用其在缅甸驻军过于稀少的弱点。
总之,要避免暴露全部实力,努力让缅英当局认为,只是少量和小股的地方独立武装运动。
英国在1929年这一次的大萧条中,受损相对于美国较好,但也就是比较而言,其整体的工业产值仍然下降了23%,对外贸易下降60%,而批发价格下降了33%,甚至超过了美国的32%。
英国应对大萧条的办法,就是用高额关税,让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
英国有当时最庞大的殖民地,因此加强了对殖民地例如缅甸的剥削,依靠这庞大的内部市场,维持了相对其它列强较好的经济表现,例如相对于美国和德国,。
根据缅甸的上述情况,新的策略主要决定如下:
一、海南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已经开始,预计很快会增加到10个师的规模,2年内则将完成全部30个师的初步训练。
而最初的10个师,会在2年内完成逐批渗入缅甸。
为方便行动,前期先轻武器化,重武器要选择时机、规划行动,逐批运输进入。
10个师的兵力,先实现对移民区的完全保护,训练民兵,消灭各地的地方独立势力,用几十个不同“独立势力”
的旗号进行掩饰,分布于首批的5个邦中。
二、移民开始大规模扩量。
目前航运力量已经具备,可以实现一次性十万规模的人口投送。
因此决定在1930~1931这两年,要努力实现300万移民,移民要与当地农民、山民实现广泛混居,例如将一个乡寨,裂变为两个。
在300万移民的基础上,要至少吸纳土著居民200万人,实现对500万人的实质控制。
三、广泛地强化民兵组织建设。
500万实控人口,按照1:6的规则,可以实现80万民兵组织。
民兵实现步枪、子弹、手榴弹(或手雷)的3件套轻武装,同时运输大量炸药,广泛学习和使用地雷技术。
这样,预计花费2000万美元,可以实现对民兵的武装化、训练和基础弹药储备。
四、全部31个师的兵力中,先渗入缅甸10个师,未来海南留下1军1师,即总共4个师守卫。
其它的17个师,则在1932年择机,从若开邦一次性强行登陆,通过若开山脉突入缅北缅西,与前置兵力10个师会和,总共组成9个军,然后席卷除了东南平原几个省邦以外的,其余缅甸全境!
五、对于移民和所吸纳当地人口的劳动力,不能仅用在建设乡寨上,大量的青壮人口,要投入修路。
2年的时间,要完成从若开邦到钦邦,再到克钦邦,再到掸邦的道路,基准为5米宽,在困难的地方要保持3米宽以上,以实现轻型坦克可以通行。
道路的基础要坚固,表面先用渣灰,未来再改进提升。
六、选择山谷、山洞等隐蔽地形,在部分移民点附近建设小型军工厂,实现弹药生产和武器维修。
大多数火炮和炮弹等,只能依赖外界输入,但最基本的各种子弹、手雷和手榴弹、迫击炮和山炮等的小型炮弹,在2年内努力实现自给。
李思华还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提供了一些目标矿山,争取实现初步的小型开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