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人口规模的乡寨,就足以支撑起比较完备的基层组织、包括民兵组织,对小社会的各项管理也可以比较全面。
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会比较明显,例如通路、通自来水、垃圾污水的处置、医疗卫生、小学教育,以及小商业等新就业机会,在这样的体量下才能承载。
从土地角度来考虑。
每户如果提供200平米的宅基地,80平米为晒场、天井和前庭,其余120平米为房屋基础,修筑2层楼,2层略小,为80平米,则平均的5口之家居住面积为200平米,非常宽敞。
1千户人家,总的宅基地面积就是20万平方米。
城市的绿植比现在是1:5,而乡村可以考虑1:10,因此整个寨子就需要200万平方,即2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形成整个乡寨。
乡寨的建设,要尽量使用不便于农耕的劣地、山地,避免占用耕地。
大量绿植面积(部分为果蔬地)的形成,使得乡寨具备军事上良好的空防能力。
每人的农地是3亩,另外配1亩作为乡寨的建设用地,即发展畜牧养殖、以农产品和林产品为基础的加工业等,这样5千人需要配2万亩农地和建设用地。
这大约是不到14平方公里。
所以整个乡寨,大约就是16平方公里。
考虑到一些农民将被转化为农场林民,我们将农地再放大一亩,按照人均超过4亩计算,乡寨面积按20平方公里。
尽量将配置的农地环绕乡寨,那么从乡寨到最远的农地,距离应该不超过6公里,是正常人不到1个小时的步行距离,有点远,但交通上基本可行。
至于乡寨管理的林地,原来情况下也是有交通距离的,并没有增加了新的不便利。
按照上述设想,我们再考虑整个海南的人力结构。
海南也在接纳一部分移民,尤其是学生。
所以未来5年的人口,除去转移中的移民,我们以300万人的总数来考虑。
以农场为主的林地,将消化100万人,其中实际上,80万是林业管理1.6万平方公里的林区,而剩下的20万是丘陵和山地农业管理。
这20万人也可以参考这个乡寨模式,组织建设农场的场部。
以乡寨模式来规划100万的农民,那么就是200个5千人的乡寨,使用了4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好是海南3.4万平方公里的零头。
我们知道,海南的耕地总量,是600多万亩。
按此估算,大约可以容纳300多个这样的乡寨,这意味着,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农业上我们要建设完成200个乡寨,然后剩余的100多个乡寨的潜力,就是应对人口增长的。
每个乡寨人口多过5千人太多,就迁出去,营造新的乡寨。
而如果工业人口抽取过多,乡寨的人太少了,以后再设法减掉。
整个根据地300万人,去掉上述的200万,还有100万人,他们当然就是城市居民、以及大量的学生。
这是大工业建设的基础,未来也会吸收海南增长人口的大部分。
这100万人中,除去城市中的20万学生,剩下的80万人中,经过教育培训,大约可以提供30万人的初期工业人口。
随着发展的需求,会从林业和农业中抽取人口,加入城市工业,这样农业、林业的负载下降,工业人口则不断增加。
李思华的设想,让体制政策研究院的人们感触复杂,年轻人大都非常兴奋。
而一些从广东和内地招来的研究员,心理就比较五味杂存了。
早就听说过这个李力胜领导,思想天马行空、无所畏惧。
这样对整体社会的大手笔改造,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不敢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