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志们为她准备了欢迎会,步入会场的时候,全场起立,热烈的掌声似乎要冲破屋顶。
刚坐下来,当袁国屏同志提议大家,为李力胜同志胜利地完成了美国计划的前半部分,让我们再次热烈祝贺的时候,大家又再次起立,掌声和欢呼声似乎要将屋顶掀掉了。
良久气氛才平静下来。
李思华笑吟吟地介绍了美国计划的一些执行情况,当然只是部分的情况,很多仍然是高度机密,只有少数同志可以知道。
不过当她确认,我们已经拥有执行缅甸等后继计划的足够资源的时候,全场再次欢呼。
欢迎会后,高层干部召开了机密的小会,这个时候李思华才将所有信息托盘而出。
所有人都极为兴奋,也极为震惊,李思华的大手笔,简直是匪夷所思,令人惊佩无语。
尤其是听到李思华已经开始订购了30个师,而不是原来计划的10个师的武器装备后,简直是惊呆了。
就连一向冷静的徐向前,也涨红了脸、攥紧了拳头,天啦,一旦完成武装,我党军队,将成为一只完全能和国内的反动派,一决雌雄的雄军了。
不过李思华提醒,不可过于乐观,要知道我党的解放之路,国民党绝不会仅仅是唯一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必然是我党的大敌,这点武装还远远不够。
李思华也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大工业计划,包括3千工厂和3万美国技术人员计划,以及“十百千”
人才计划,还有十年翻译运动这三大超级工程。
她笑着说这三个计划的难度,都是“天堑”
级别的地狱难度,自己目前也完全还没有把握,所以有时也觉得是狂想,需要同志们一起努力,看看我们能否把狂想变成现实。
同志们震惊之余,看着平静微笑自信的李思华,觉得未必不可能,她已经创造了一个一个奇迹,焉知不能继续创造新的奇迹呢?
高层干部们非常激动,都觉得国家有希望,自己要豁出命去,协助李力胜同志完成军队和工业,这两大最重要的民族复兴基础工程。
接下去的几天,李思华听取了各个条块上负责同志的多方面汇报。
很多问题她暂时没有表态,她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然后对走偏的政策或者治理,加以调整。
年前李思华完成了对文昌及附近区域的调研。
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同志们吃过年夜饭,她又开始在油灯下,撰写自己的总结报告。
看着有点昏暗的油灯,心里想着海南电力建设,需要加速筹备了。
时间已经很晚,马上就要过年了,远处鞭炮声此起彼伏,偶尔还看得到美丽的烟花。
李思华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和同志们的努力,已经把历史上几十年后,人民才能享受的一些“平庸生活”
,提前带到了海南根据地。
不过想起了最近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她的笑容又消失了。
春节后,她继续基层调研,在警卫战士们等的护卫下,不允许地方干部插手,走遍了多个县区的农场、乡村和城区,她的笔记越记越厚。
海南根据地阳光下阴影中的垃圾问题,逐渐在她心里清晰起来。
回到文昌,她没有马上召集同志们讨论这些问题,而是先让体制政策研究院,开始制定一套“集村并寨”
的新农村规划。
她在调研中发现,海南由于山区多,因此有太多的小村子,很多都只有十几户人家,有些甚至只有几户人家。
合作社等集体组织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这些村子很难提升生产力,而且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解决。
太分散对军事上安全,可绝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她思忖着必须有所妥协,找到人口集中与分散的合适的度。
她在任务会上提出了她的设想,并让研究院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具体规划,然后要求快速实施。
她的设想是,每一千户人家左右,即大约五千人,合并集中为一个寨,相当于未来的一个稍大的乡左右,设置乡寨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