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学者多疑大白为山东人,又以匡山为匡庐,皆非也。
今大匡山犹有读书台。”
按唐郑谷《蜀中》诗“云藏李白读书山”
,亦即指大匡山。
黄鹤、钱谦益、仇兆鳌诸家皆以匡山为指九江的匡庐(庐山),是不对的。
第一,太白蜀人,非九江人,如指匡庐,则“归来”
二字讲不适。
因为所谓“归来”
,一般都指故乡说。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也是他由彭泽县回到他的家乡——柴桑而作的。
况诗明言“头白”
,则归来自应指故乡。
第二,杜甫怀念李白,见诸梦寐,这时适在李白故乡,又长久不见,故急盼其归来,如指九江之匡庐,则杜甫自在四川,李白自往庐山,还是见不了面。
本欲见其人,反挥之使去,这也不近人情!
第三,称庐山为匡山虽始于六朝,然唐人一般皆称庐山。
李白有《庐山谣》,不曰匡山谣。
杜诗中如“巫山不见庐山远”
,“似得庐山路”
,“隐居欲就庐山远”
,也都不说匡山。
假如是指庐山,杜甫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不直说庐山而“自乱其例”
的忽然又改称起“匡山”
来。
第四,白浪游各地,安陆、任城、金陵、会稽,皆其旧游处,为什么独独希望他回到庐山去呢?——清薛雪《一瓢诗话》云:“敏捷诗千卷(当作首),不过一时推许之词,如‘安得恩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之类,非直以敏捷为美事也。
着以敏捷为美,则‘晚岁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又何谓乎?大凡人具敏捷之才,断不可有敏捷之作。
温太原(温庭药)八叉手而八韵成,致有‘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上下情景不相属,竟是园亭对子,非以敏捷误之于?李青莲(李自)倚马而万言,未必果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