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郭教授痛快地说:“什么事?你说。”
江涛随口说道:“您还记得上次我们看过的一个机器人替身项目的参赛资料吗?”
郭教授爽朗地说:“你说的是曙光中学去年推荐的那个参加《科技星》替身项目吗?”
江涛笑呵呵地说:“没错!
郭教授,您真是好记性!
就是那个橡皮人项目,克隆机器人替身的。”
郭教授不假思索地说:“那可算是一个好项目啊,可惜还不太成熟,连个能够展示的实物也没有,不太具有说服力,被我们当时给砍掉了啊!”
江涛极力点头说:“谁说不是呢?郭教授,不过,现在有新进展咯!”
郭教授打趣说:“怎么?你要推荐这个项目吗?这样说起来,一句两句可是说不完呶,我现在南极开会,等我回去面谈好不好啊?”
江涛赶忙歉意地说:“哟,我可不知道您在南极,就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了,等您回来,我带他们一起去拜访您。”
郭教授坦诚地说:“好的呀,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明天我就回去了。”
江涛高兴地说:“好嘞!
您多保重!”
这次通电话,让江涛暗暗下了决心,她一定要帮助他们。
《科技星》栏目是科委联合掌宇宙集团和社会科研机构联合举办的,这是政府从小挖掘科技人才的一个形象工程,目的就是要一改从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么一种人才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人才渴求的紧迫感,消灭怀才不遇。
考虑到青少年对科技认知的局限性,又没有任何生活经验,更不懂如何面向社会去开发和拓展。
为了让所有的科技成果都能尽快落地造福人类,便把年龄降到了中学生阶段,一旦发现好的科技项目或者优秀的科技人才,就会组织科技研发基金,甚至团队辅助这些科研成果的持有者进行下一步工作。
《科技星》的这一举措大快人心,克服了从前的普通老百姓,由于遭受资本的倾轧,往往有创意却没有话语权,有发明却没有落地渠道,有新技术却无力开发,有新产品却没有销售通路而且得不到消费者的普遍认知认同的瓶颈现象。
现在有了掌宇宙软件,无论任何人,只要道德高尚,道德公信力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建立社群,发布自己的新认识,新发明和新创造。
只要能够得到广大社员的认可,就可以募资金,取得社会实践的检验,检验一旦得到社会认可,就可以大规模组织实施项目落地,并以此造福人类。
可这样的人才战略资格,被限定在了十六周岁以上……
江涛就这么没有定向与定性地想着,突然,手机警示音频繁响起,把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到了现实,公交车上的电子播音在连续播报:“共享花园到了,请乘客下车。”
江涛不好意思地看着车上友善的乘客们,连连道歉:“对不起!
对不起!”
然后匆匆下了车。
看客可能有所不知,现代社会中,公共交通早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不光是群众免费乘车,无人驾驶,更是利用公共交通的大数据可以针对乘客本人量身定制电子报站。
乘客上车扫码后,系统会根据乘客手机里的数据,对乘客经常出入的场所,进行自动识别,并实现站点定位,在汽车到站的时候对乘客进行提醒和呼叫。
江涛乘坐的公交车,就是根据她经常出入的共享花园,在她思考问题失神的时候,报站提醒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