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在上海吴淞公学任教,1931-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大任教。
1987、1988年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小说《边城》《长河》等;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给张兆和的情书》
平常人以生活节制产生生活的艺术,他们则以放荡不羁为洒脱;平常人以游手好闲为罪过,他们则以终日闲谈为高雅;平常作家在作品成绩上努力,他们则在作品宣传上努力。
这类人在上海寄生于书店、报馆、官办的杂志,在北京则寄生于大学、中学以及种种教育机关中。
这类人虽附庸风雅,实际上却与平庸为缘。
《文学者的态度》1933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
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
《习题》1936
“湘西小说”
(“边地书写”
)——“乡土抒情诗”
——01、往往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故被称为“文化小说”
“诗小说”
或“抒情小说”
。
02、加之沈从文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文学语言(兼有方言、书面语和文言)、叙述风格(兼有质朴、华丽、夸张、琐细……)和体裁(日记、书信、寓言、传奇、民间故事……),因此被称为“文体作家”
。
“都市小说”
——短篇《八骏图》、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湘西》
三、《边城》(1934)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
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纯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是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非常愉快。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
……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变故发生。
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