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
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金锁记》张爱玲1944: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
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万箭穿心》方方2013:
次日一早,李宝莉把这个月的生活费以及爷爷奶奶的病历以及房产证以及小宝的出生证以及家里过往的老照片全部拿出来,放在客厅的桌上。
2、比较的视野
①跨文本比较:以下三部香港女作家的作品,以不同形式(历史小说、童话小说、黑暗小说)、不同立场(反讽、有信心、绝望)呈现了对同一主题(1984“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的理解。
李碧华《胭脂扣》1985西西《浮城志异》1986黄碧云《失城》1994
②跨学科比较:
(1)、张爱玲《传奇》19441947——文学与疾病
重探张爱玲小说里的病态身体——以《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为主
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杨佳娴
本文主要透过《花凋》里的肺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霍乱与便秘、《小团圆》里的厌食症与□□疼痛,探讨张爱玲小说里的病态身体(morbidbody)的三种样貌:消耗与丑怪的身体、堵塞与自囚的身体、内伤与自弃的身体,以及其所彰显的意义、在小说美学上的功能。
谈疾病书写而格外侧重身体,是因为疾病必须在身体显现摧枯拉朽之力,才能暗示、侧写出人物的身心变化与生命困局;进一步也能探究,小说人物什么样的遭遇与什么样的疾病会被联系起来。
借助历史材料,并深化小说文本解读,得以见出张爱玲小说里所生产出的病态身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镶嵌于历史、社会与性别的图景内。
(2)、白先勇《游园惊梦》1966——文学与音乐
正厅里东一堆西一堆,锦簇绣丛一般,早坐满了衣裙明艳的客人。
……厅堂凸字尖端,也摆着六张一式的红木靠椅,椅子三三分开,圈了个半圆,中间缺口处却高高竖了一档乌木架流云蝙蝠镶云母片的屏风。
钱夫人看见那些椅子上搁满了铙钹琴弦,椅子前端有两个木架,一个架着一只小鼓,另一个却齐齐的插了一排笙萧管笛。
厅堂里灯光辉煌,两旁的座灯从地面斜射上来,照得一面大铜锣金光闪烁。
(3)、王安忆《长恨歌》1996——文学与建筑
石库门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传,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和一堵墙上。
一旦开进门去,院子是浅的,客堂也是浅的,三步两步便走穿过去,一道木楼梯挡在了头顶。
木楼梯是不打弯的,直抵楼上的闺阁,那二楼的临了街的窗户便流露出了风情。
上海东区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门是镂空雕花的矮铁门,楼上有探身的窗,还要做出站脚的阳台,为的是好看街市的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