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章 青年塘(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运动兴起开始,1968年大学毕业,“红卫兵”

运动结束,正遇“插队”

大潮。

他应该也算是一名知识青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被时代潮流拍打回农村。

最初落户附近青树大队,在凤凰山与母亲结婚,当了几年队长,在我出生的那几年,到大队新建成的民办小学当校长,直到1985年落实政策,才改变农民身份,成为一名初中教师。

青年塘的平房坐北朝南,青砖垒成比较简陋,“人”

字房顶用木料支撑上面盖瓦,前有一条宽约一米的走廊,东西两头房间突出耳房,使走廊相对闭合,地面是泥土,墙壁没有粉刷,房梁之上没有楼板隔离,一眼能见房顶梁檀瓦片。

这是那个年代集体用房的标准模式,不管是“知青”

住所,还是农场、林站、学校,都能见类似风格的建筑,条件好一点的,地面和走廊会有水泥或者砖石铺垫,房顶会加上楼板。

人数较多或者有专门用途,会建成两层,包括生产大队在内的单位礼堂,学校的教学楼,大一点的机构或单位的办公楼,一般都是两层,个别的有三层。

1977年恢复高考,上海知识青年不少人回家参加高考,开始陆续离开,1980年底国家出台政策允许返乡时,这里所有的人都已经走光了。

事实上早在我出生那年,就有人陆续离开,比如我出生时,听母亲说,有几位知识青年,已经收拾好行礼准备返回上海,得知我出生,特意返回逗留了一阵。

这样的重返,可能就是一辈子不再相见,因此才会在即将踏上回程时,特意逗留一段时间。

事实也证明,他们离开之后,再没有哪一个回来过。

青年塘只是上海知青集中居住之地,还有许多知识青年被安排在其它生产队,这些人当中,有些下嫁本地青年,有些娶了本地姑娘。

比如坳上队就有一位上海知识女青年,嫁给了本村的一户张姓人家。

他们从此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有了家庭,有了拖累,曾经的家乡成了故地,曾经的新土成为了家宅,梦想重新构建,希望重新诞生。

知青返乡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开始施行,农村群众俗称分田到户。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做法,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土地,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分田到户确实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似乎在一夜之间,将沉闷的农村唤醒,一时之间,农村见不到一个闲人,见不到一块闲地。

辛勤之下,不少家庭解决了温饱,积攒了一定的积蓄。

父母以及父亲的侄女唐姓一家,湖南的王姓一家,以及孤身一人的父亲同族,正是因为有了些积蓄,从集体手中购买了青年塘的一两间平房,四户人家率先搬下凤凰山,到青年塘居住。

从此定居此地,直到若干年后发家致富,才离开的离开,远徙的远徙。

现在青年塘只剩“大姐”

一家居住,不过再不是平房,而是现代化的别墅,“大姐”

三个儿子外出闯荡,积累下丰厚财富,一人建了一幢。

父亲的侄女我叫她“大姐”

,他们一家刚到凤凰山落户时,粮食不够吃,当时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接济过他们不少,虽然是我父亲侄女,但是年龄却和我母亲差不多大。

我对“大姐”

的感情很深,有亲戚天然相近的原因,更多的是小时候,从“大姐”

那里得到的许许多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姐”

和我们做了近二十的邻居,一直到我部队服现役,这段邻里之情才分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异世界开局全点厨艺我是大渣男[快穿]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名侦探柯南之溷吃等死诸天从替换角色开始佛系权爷动凡心飞升成了虚拟偶像逆天狂妃:九尾邪王宠上天假太监:开局收服女帝总裁酷帅狂霸拽武道宗师快穿之宿主又秀恩爱啦重生1988:开局就离婚分手后,我闪婚了个隐形富豪苍穹之上狂神刑天穿到年代当姑奶奶姑娘她戏多嘴甜末世大佬有空间:重生年代当一姐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长公主病入膏肓后空间之超级农业大亨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别过来!我能点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