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譬如李商隐十二岁时替人抄书、替人舂米也不愿意放弃养活弟弟妹妹;不愿意吹捧考官,不愿意去礼部“纳卷”
,但弟弟羲叟进士及第时他依然为弟弟向礼部侍郎写洋洋洒洒的感谢信;不愿意仰人鼻息,为了将去世的家人迁回家族墓园,不得不辗转在太原、许州、桂林,替人写公文、做秘书,没有自己的意志,早出晚归,朝不保夕。
他一面感同身受李贺的哭泣,一面又隐约嫉妒传说里李贺得到的来自上天的体察:李贺在人间不过做到太常,时人多在背后诋毁排斥,为什么上天看重他,人间却不?为什么李商隐以惊才绝艳的才华,考了四次进士,屡屡失败,最后因为他是令狐绹的朋友而进士及第?为什么终于凭本事考上博学宏词科的那年,又因为所谓“背叛令狐绹”
被黜落?为什么他的婚姻要被以“背叛”
解读,以至于他不得不屡屡解释,说自己娶妻之后,穿衣服没有花纹和色彩,没有住过华丽的房屋,没有享受过奢侈的饮食?在《上李尚书状》里,他愤恨地指天发誓:自从开始考进士,我李商隐从来不曾巴结权贵,钻营人脉,也不曾胁肩谄笑,竞媚取容。
但没有人听他的,人们只关心符合他们价值判断的“真相”
,至于事实如何,并不重要。
李商隐对他这不公平的一生多少冷暖自知的感慨,全部流进他笔下的李贺被命运捉弄的人生终了时的一声哭泣。
李商隐甚至找不到一个杜牧来为自己鸣不平,他已经放弃向世人澄清。
他也有不甘心的时刻。
譬如往来幕府的旅途里,检索自己身边以往的文章,火烧墨污,零落残缺。
他曾经是天下皆知的才子,人人夸奖他“声势物景,能感动人”
。
当时他也想过,世人都称赞韩愈的文章,杜牧的诗篇,令狐楚的章表檄文,那么他们会怎样评价李商隐呢?现在他知道,“韩文、杜诗,彭阳章檄,樊南穷冻”
——世人记得的,只有他的穷困与窘迫。
大中元年(847年)十月十二日,是个有月亮的夜晚,李商隐替自己的文集写下序言。
后七年,妻子去世,家道丧失。
他放弃了精神世界里的高蹈从容所换来的一切,也还是崩塌了。
他甚至想,也许应该去信佛。
这夜里,他又续编了自己的文集。
十一月的夜晚与七年前十分相似。
灯光暗去,黑夜熄灭烛烬里最后的红色光点。
四十出头的李商隐一直坐在黑暗里,直到永夜过去,琉璃一样纯净的亮光再次升起在江面。
再四年,李商隐就死了。
他一生做了很多努力让别人理解他,到头来几乎通通失败了。
而他不愿写明白,也无法写明白的语焉不详,倒成为代表作,如同最后这首《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