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2章(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房玄龄派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令李乾佑奉迎。

后来,玄奘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召见。

公元664年,玄奘由于积劳成疾病逝。

玄奘回国后,在19年之中翻译出了经论75部,总计1335卷,他还口述《大唐西域记》。

该书是玄奘西行求法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经过100多个国家所写的游记。

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内许多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并有不少佛教传说。

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记述的国家达138个以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极为重要的地理著作。

唐玄奘差点做了高昌国驸马

唐玄奘差点做了高昌国驸马

相传,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以求汗血宝马,然而军队疲惫不堪大败而退,汉武帝大怒,下令不许汉军东返,进玉门关者杀,于是这支队伍来到吐鲁番,他们见这里气候宜人,又有天山雪水,李广利于是决定将军中病弱疲惫的伤员们集中起来在这里屯田。

从此,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个地方由于“地势高敞,人庶昌盛”

而得名“高昌壁”

,后来这个地方建立了国家——高昌国。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

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着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

当时这里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即汉武帝的军队筑成高昌古城后700年,27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混在一伙四出逃荒的饥民之中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这之前,在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曾结旅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朝廷批准。

因没有唐朝的通关文书、没有寺院的证明文件,也没有任何权贵阶层的支持与举荐。

玄奘曾被唐凉州朝廷地方官员下令捉拿、曾被玉门关外五个烽火台的守边兵士张弓放箭险些射伤,常常是昼伏夜出,惶惶终日。

除了面对官府的层层盘查之外,玄奘还要面对关外漫漫黄沙。

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胡人,到了关外,面对漫漫黄沙时也打了退堂鼓,临走时,他送给玄奘一匹识途的老马,并告诉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

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但是终于还是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他终于走到了那一小片绿洲,这就是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

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

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

三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

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

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道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

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条路,但高昌王派使臣专程将他请到高昌。

高昌王听说玄奘当夜要到的消息后在宫殿里焦急踱步,寝食不安。

午夜,卫士们报告玄奘已到,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

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玄奘踩着他的背,登上法座讲经,时间过了十几天,唐玄奘执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并要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玄奘法师,还要让全国居民都成为法师弟子,每日沐浴执香,洗耳恭听法师讲经。

但是玄奘并不想在高昌国长期逗留,他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

他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缺失的经文。

大臣们为了挽留玄奘,也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女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赚的真是辛苦钱穿书之我是宠妃我怕谁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快穿女配系统说败家一个亿超神道术泡面首富一品婚爱:独溺娇妻我,腕豪,海军大将美人眸我靠和霍少恋爱续命白月光觉醒后和法医大佬he了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从武学专用版作弊器开始快穿之红尘道四合院:开局摸出贾张氏喜脉红楼之云泱文士我为美食狂止于暧昧把虫族吃到濒危[星际]澳洲风云1876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在港综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