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2章(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说,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双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对这位公主动心。

高昌王便向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颜开。

她听过玄奘讲法,对他崇拜有加,能与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她莫大的荣幸。

但玄奘却向高昌王陈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然后再回国弘扬于百姓之中,他恳请高昌王不要拦阻他。

习惯了人们对他俯首听命的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

于是威胁玄奘说: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者留下,或者回国,请法师三思。

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

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

高昌王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时,在高昌住上三年。

玄奘深感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

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

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

出发那天,全城居民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杜甫诗中竟然预测到李白之死

杜甫诗中竟然预测到李白之死

我国盛唐时期名人辈出,诗歌文学达到了一个顶峰。

在众多的诗坛巨匠中,李白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李白,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

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留给后世人900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在死因上却留给后人巨大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也是学者们普遍认为的观点是李白是病死的。

这一观点认为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李阳冰是李白族叔,他的文集《草堂集序》中也写道:“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

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

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李白死后29年,刘全白在唐德宗贞元六年(791年)作《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

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

李白死后100多年,著名的学者皮日休在《七爱诗》中也曾说过“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古代文献所谓“疾亟”

、“赋临终歌而卒”

、“以疾终”

,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李白是溺水而死,关于他病死的说法只是人们的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17岁:缘来妻到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来自律师A的致命吸引诸天大航海时代皇后是只小猫咪穿书后我攻略了病娇反派易帝无敌异度高校[无限]绑定天才就变强我的系统总想逼我表白七零团宠:极品家人的炮灰娇娇女自恋BOSS:小秘她只想搞钱贞观大闲人诛仙日常我在星际神话复苏捡了本天书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为神明折腰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丹皇武帝魏武侯神医弃女:鬼帝的驭兽狂妃星海南城甜蜜妻约:总裁的私有宝贝网游之盖世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