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深知,在这样高寒、封闭的环境中,群众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而治理工作如果脱离实际,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治理的关键在于精准。”
他对身边的干部说,“我们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内地的做法。
比如在这里,我们要优先解决教育、医疗、取暖等基本民生问题,然后再谈发展。”
当晚,朱远航召集团队成员开会,梳理当天收集到的信息,并初步拟定了一份《关于高寒牧区治理改革试点的建议方案》。
他提出,应设立“高寒地区专项治理基金”
,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同时,推动建立“双语治理队伍”
,确保政策传达无误、执行有效。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这是我们在民族地区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他说,“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再好的政策也只能停留在纸上。”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窗外风雪呼啸,帐篷内却灯火通明。
朱远航坐在角落里,低头写着什么,神情专注。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团队继续走访其他牧户。
这一次,他特意换上了当地牧民送给他的一件藏袍,以示尊重和融入。
果然,这一举动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交流也变得顺畅起来。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处牧民家中用餐。
主人端出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朱远航接过碗,轻轻吹了口气,一口喝下。
“味道不错。”
他笑着点头,“比我上次在拉萨喝的还地道。”
众人哄笑,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饭后,朱远航拉着几位牧民代表,详细讲解了国家关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最新政策,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你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他说,“治理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的事。”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
一位年轻的牧民代表激动地说:“朱主任,您说得对。
我们愿意配合政府,但希望政策能真正落地,不要变成空头支票。”
朱远航郑重地点头:“我向你保证,只要是我们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尽力去办。”
临别时,那位老人紧紧握住他的手,眼里泛着泪光:“谢谢您能来,我们相信政府,相信您。”
朱远航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雪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知道,治理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只要始终坚持初心,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他打开笔记本,写下这样一句话:
“治理,不只是制度的设计,更是人心的回归。”
月光洒在纸页上,映出一行清晰的字迹,仿佛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