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期结束后,两座商城逐渐萧条,人祭现象也同步消失,如后文所述,转移到了商人新的统治中心。
总的来说,商朝开国百年,王室开始大量杀人献祭,从而在偃师和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形成密集的人祭遗存。
而一旦王室献祭的人口数量远超民间祭祀活动,则标志着人祭成为商朝的国家宗教形态。
相比之下,在夏朝一二里头古城,王室的人祭活动并不多,目前只在三期D1宫殿庭院内发现五具尸骨,其他地点的人祭活动则都比较零散,看不出和王权有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夏朝尚未把人祭作为国家宗教。
二里头宫殿区的“1号巨型坑”
埋有大量献祭用猪,规模已经超过民间,说明夏朝王权对于宗教的依赖已超过民间,只是统治者尚未特别重视人祭。
人祭的迅速增长,和商朝的扩张有同步性。
开国50多年后,商人的扩张触角开始伸向晋南、关中东部,甚至湖北省。
在新征服地区,商人可以俘获大量人口,除了被用作强制劳动的奴隶,也可以作为献祭材料。
另外,商人的人祭宗教也和他们的复杂来源有关。
灭夏初期,来自多个文化的人群融合成新兴的“王朝商族”
,因此,他们需要构建一种维系自我认同的宗教文化,而用人献祭是最为明晰和便捷的方式:借此区分执行献祭的“我们”
(商族人)和用来献祭的“他们”
(非商族群),由此,商族人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优越感。
换句话说,他们用“野蛮”
的异族人敬献诸神和先祖,祈求天界的福佑,从而获得君临大地和统治列族的权柄。
在商人的人祭宗教兴盛之际,王室成为人祭活动最大的主办者。
这代表着王权和神权的高度融合。
I?比起二里头—夏朝,这是一个新变化:人祭是商朝的国家宗教,也是商族人的全民宗教。
人祭行为不仅出现在偃师和郑州商城的宫廷与民间,也被商人带到了各殖民城邑,比如,晋南的垣曲商城和夏县东下冯商城以及老牛坡,不仅有人祭和人殉现象,而且有埋入多人的圆形袋状祭祀坑:
一,夏县东下冯商城的H550,埋入人的尸骨五具、羊和狗各一只。
13
二,垣曲商城的H353,多具尸骨无序叠放,其中一人小腿骨嵌入一枚柳叶形铜嵌,显然是被射伤后俘获;M16,用了一名青年女子殉葬。
14
三,在西安的老牛坡商人据点,一座三角形小坑夯筑了三颗两岁左右幼儿的头骨。
15
然而,正当早商国运和人祭宗教双双空前繁荣之际,一种新的宗教理念输入郑州商城,结果引发了非常复杂的后果。
这是一场尚未引起注意的商文化革新运动。
被隐藏的宗教改革运动
商朝开国200余年,郑州商城第四期初叶,郑州和偃师商城发生严重萧条,偃师商城迅速被废弃,郑州商城则在衰微中维持了数十年。
刚刚进入中商阶段时,郑州商城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埋藏青铜器。
发掘者在城墙外侧发现了三处这一时期的铜器窖藏坑:张寨南街窖藏坑,1974年发现,有三件铜器;向阳回民食品厂窖藏坑,1982年发现,有13件铜器;南顺城街窖藏坑,1996年发现,有12件铜器。
这三座窖藏坑中都埋有成组的鼎,其他小件铜礼器和兵器则整齐码放在大鼎腹中。
铜鼎体型重大,铸造工艺精良,外侧有乳钉纹、夔龙纹和兽面饕餐纹。
这些成套铜器的主人显然不是一般贵族,只能是商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