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这上策虽是表面上同时得罪诸方利益,可此消彼更消之下,实际上却是李崇德才是最大获利之人,只不过这礼亲王哪里都好,偏偏鼠目寸光,自己这上策确实很难得到李崇德的支持。
“禀皇主。
臣尚有中策,五年内亦可解北方之乱!”
“柳爱卿,但说无妨!”
小皇主对这些也不是全然不懂,如今他虽少年心性,可毕竟已经开始亲政,又如何还愿意做别人掌中傀儡。
大唐上下二百多位帝王,从无庸主,历代帝皇皆励精图治,哪个不是存了不弱于人的心思。
“中策,臣请皇主裂土封王,范文叙惑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
前卢龙节度使之子吴卢龙忠义无双,英勇非凡,前不久,他替父报仇奔袭数百里攻晋阳范家却不伤晋阳城中百姓,足可见其忠勇至孝。
若封其为北疆郡王,便可让北地忠义志士共聚其王旗之下,肃清北地奸佞,指日可待。
同时,封其为王,荣耀至极,也会让他感念陛下恩慈……”
然而不待柳阡夜把话说完,这边后族独孤家的一派官员便打断道,“柳御史,卢龙晋阳之战,至今真假莫辨,到底是吴家背叛皇朝,范文叙率军平叛,还是范文叙有不臣之心,吴家尽忠报国,还未可知吧?而且大唐五百年,可从未有过异姓封王之先例吧?此举真的妥当吗?”
“归海候,无论是范文叙谋反在先,还是吴卢龙不臣在前,皆是北地戡乱。
而今范文叙自立为王,我禁军分身乏术,无力镇压,那便扶持吴卢龙,以北治北,加以平衡之道,防止一家独大,又有何不可?”
这归海候心里暗骂,我独孤家扶持你范文叙,可没让你自立为王啊?这柳阡夜明显是驱虎吞狼之计啊,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卢龙道吴家是随国公嫡系,只是我们独孤家同范文叙联系密切之事,这柳阡夜却是怎么知道的?
礼亲王李崇德则是觉得此计神妙无比,以北地制北地,而自己却不必耗费一兵一卒,只是简简单单地许诺出一个郡王的爵位罢了。
大唐虽是异姓不封王,可现在李姓郡王却也不下上百之数,只不过拿出去一个罢了,大不了再赐给吴卢龙一个国姓。
说白了,如能用一个荣耀大于实际价值的虚名爵位,换来北地长治久安,那么他又何乐不为?
然而李崇德却是未曾想过,若是北方诸多势力中,有一方势力过大,那么这个势力如果真的一统北方后,又将对他们李家皇朝产生多大的威胁!
“此计甚好!”
李崇德点头赞赏道。
“皇主,便照此中策行事吧?”
小皇主这些年一直按照自己皇叔的指示而为,几乎与傀儡无异刚欲下意识地点头。
这边朝臣中一人,咣当一声,跪倒在地,“皇主,此计万万不可行!”
朝堂之上,本就安静异常,而此刻一个人猝不及防地就从朝臣中冲出跪倒在尘埃中,不单将小皇主要说的话吓了回去,就是身边的诸位大臣也是吓得不轻。
待众人仔细观瞧,这人竟是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礼部尚书李煌年。
李煌年其人乃是长安官场之中鼎鼎大名的清流,然而同他公正廉洁一同闻名长安的却是此人的古板迂腐。
李煌年今年已近古稀之龄,乃是这朝中为数不多的四朝元老。
李煌年这人自年轻时代起,便以恪守礼法闻名长安,其人不涉党争,更以铁面无私,不徇私情而著称。
他数次辞官不做,却始终为历代皇主信赖推崇,屡屡又再度入仕为官,历任大理寺少卿、兵部给事中、户部员外郎、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乃是盛唐皇朝数百年来唯一一位在六部之中皆任过重要官职的官员。
而这个倔强的男人也是一路得罪人,以一人之力得罪了整个长安官场,甚至在朝中,他也是唯一一个敢于公开批评皇主过失的臣子。
在大理寺为官,那便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多少在长安街头飞马嬉闹的勋贵子侄曾经挨过这位老先生的板子已是不计其数。
在户部他便大力惩治贪腐,在刑部更是普查天下冤假错案,在兵部也是屡屡弹劾统兵实权将领,而在他第四次再度入朝为官,不单领了太傅之职,教导小皇主,更是做了礼部尚书。
自打这李煌年做了礼部尚书,凡是逾越礼制的官员几乎是被他上奏书骂了个遍,毕竟长安奢靡之风盛行,但凡权贵都有略微逾越之处,只是历代皇主尚且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苛责,他李煌年却是对这些在意的很,因而也没少得罪人。
像他这般不够圆滑之人,往往在长安官场早就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可他却偏偏始终宠辱不惊,也荣耀不断。
原因无他,胆子够大,辈分够大,同时后台也够硬。
李煌年本不姓李,可即便是礼亲王权势滔天,见到这一位,也要喊上一句皇叔父。
李煌年本姓闫,他的母亲乃是外嫁的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