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黑龙江的一个试点村,李婷组织了一场“农机模拟操作+实地演练”
的培训。
她让农民先在电脑上模拟操作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再带他们到田间进行实地操作。
“大家注意,启动前要检查油量、水温,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匀速前进。”
李婷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如果遇到设备故障,不要慌张,先关闭电源,再联系服务站。”
农民们认真操作,不少人在模拟系统中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以前都是靠经验操作,现在有了这套系统,感觉心里有底多了。”
一位年长的农民感慨道。
“是啊,特别是故障排查这一块,以前出了问题只能等维修,现在自己也能处理一些小问题。”
另一位农民附和。
培训结束后,李婷还组织了一场“农机技能比武”
,邀请农民分组操作设备,比拼速度和准确性。
现场气氛热烈,农民们积极参与,不少人都获得了“农机操作能手”
的称号。
“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李婷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一阵欣慰。
离开东北后,李婷又前往四川,继续第四期培训的最后一站。
四川的农业以山地种植为主,地形复杂,农机使用难度较大。
李婷团队专门带来了适合山地作业的轻型农机设备,并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演示。
“这些设备虽然小巧,但功能齐全,非常适合咱们山区使用。”
李婷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比如这台山地旋耕机,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在坡度较大的田地里作业,效率比人工高出几倍。”
农民们围在田边,看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还主动上前尝试操作。
“原来山地也能用上机械化设备。”
一位年轻农民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这些机器只能在平原用,没想到现在也能在咱们这里推广。”
“科技在进步,农业也在进步。”
李婷笑着回答,“只要我们愿意尝试,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培训结束后,李婷团队在四川设立了首个“山地农机服务站”
,并安排了一名技术员长期驻点,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回到北京后,李婷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反馈。
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申请建设农机服务站,农民的参与热情高涨,共享农机的推广进入了快车道。
“李姐,好消息!”
林晓雯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刚刚批复了‘共享农机示范县’建设试点,首批试点县包括甘肃、广西、黑龙江、四川等地,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进一步深化推广模式。”
“太好了!”
李婷眼前一亮,“这说明我们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不仅如此。”
林晓雯继续说道,“还有几家农机制造企业也表示愿意加入,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合作。”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推广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