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历史地看待历史1(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历史地看待历史[1]

banner"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的思考

从事社会实践的人,究竟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这不仅决定着他对历史的看法正确与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的社会实践的效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在怎样看待历史这一重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是有完整的理论的。

本文所讲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历史的观点、历史的态度,即历史主义。

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对于理论和学术工作来说,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1886年,恩格斯在他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之一,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因此,对自然界的非历史观点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他又指出:“这种非历史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

在这里,反对中世纪残余的斗争限制了人们的视野。

中世纪被看作是千年普遍野蛮状态造成的历史的简单中断;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

这样一来,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就不可能产生,而历史至多不过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罢了。”

[2]恩格斯认为,那种为了反对“中世纪残余”

而否定“中世纪的巨大进步”

的做法,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

;而这种“非历史的观点”

在对历史的认识上的直接结果,是阻碍着“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

的产生。

对于这一基本观点,列宁有许多结合实际问题的论述。

他在批评罗莎·卢森堡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的错误看法时强调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

[3]列宁把这称作“历史的具体的问题提法”

他在分析游击战争的作用和地位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历史地来考察斗争形式的问题。

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来谈这个问题,就是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常识。”

[4]他在分析历史上一些战争的类型时认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既不同于和平主义者也不同于无政府主义者的是,我们认为必须历史地(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别地研究每次战争。”

[5]

从恩格斯批评“非历史的观点”

到列宁强调“历史的态度”

“历史地”

分析问题,其间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即考察历史问题或现实问题,不应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所考察对象的具体特点,尤其不应割断历史的联系。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要求”

否则,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社会实践。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也讲得很透彻。

他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