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走向社会深层(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走向社会深层

banner"

>

一、方志与稗史

明代的史学,在官修史书方面,以浩繁的实录和《元史》的撰修,最有影响;在私人著史方面,王世贞、李贽、王圻、焦竑和谈迁等,是为名家,这些都占有重要的分量。

而方志撰述的兴盛和稗史的空前增多,反映社会经济史方面著述的繁富,史学在通俗化方面的发展和历史教育更广泛的展开,都显示出了明代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层的趋势和特点。

方志出自官修,受到各级官府的普遍重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稗史撰于私家,作者和著述的大量涌现,都是空前的。

它们在明代史学发展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方志起源于汉代,[1]至元明清走向全盛时期。

明代方志撰述,处在这个全盛时期的中间阶段。

据近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书目》著录,明代方志有九百多种,而其实际撰述之数自然比这要大得多。

明皇朝对全国区域总志编纂的重视,是方志迅速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洪武三年(1370年)、十六年(1383年)、永乐十六年(1418年),先后颁发了编集、撰修全国总志的诏书和条例。

条例规定志书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廓、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这些促进了方志编纂的规范化。

其后,景泰七年(1456年)撰成的《寰宇通志》,天顺五年(1461年),撰成的《大明一统志》,皆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编次,分记有关内容。

全国总志的频频编纂和伴之以不断面向地方的“征志”

,推动了府、州、县志的撰修,从而形成了“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

(张邦政的万历《满城县志·序》)。

不少州、县的志,不断改修、增修,修志已成为一项很突出的社会性工作。

从通志(省志)至府志、州志、县志,反映了明皇朝疆土管理的行政系列;此外还有反映军卫系列的卫志的撰修,[2]都是明代方志之社会性的一大特点。

这里说的稗史,泛指各种野史和记载历史琐闻、社会风貌的笔记、杂说。

《明史·艺文志》著录明代稗史一类的撰述,主要见于史部杂史类和子部杂家类、小说家类。

杂史类著录两百一十五部,两千两百三十二卷;杂家类著录六十七部,两千两百八十四卷;小说家类著录一百二十八部,三千三百一十七卷。

其中,属于稗史性质的占了不小的分量。

这些书,有些标出“野”

“稗”

字样,有些是用“漫笔”

“漫录”

“杂记”

“杂谈”

“杂言”

“杂录”

“随笔”

“笔谈”

“丛话”

“丛谈”

等名书,说明撰者不拘一格。

明代稗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皇朝掌故、社会风俗、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是主要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