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人意时势事理(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之意。

曹冏、陆机说的“先王”

,或起于夏朝,或始自黄帝、唐尧,他们把分封制看得这样古老,无疑是出于臆测。

对于曹、陆二人的认识,后人有不同的评论。

唐人颜师古、刘秩大致是赞同这种认识的;而魏徵、李百药、杜佑、柳宗元是明确批评这种认识的。

李百药和柳宗元分别写了题为《封建论》的专文,进行辩难。

他们的所谓“封建”

,是指“封国土,建诸侯”

即分封制。

李百药从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批评曹、陆等“著述之家”

在对待分封制上是“多守常辙,莫不情忘今古,理蔽浇淳”

,恢复分封制无异于“以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理刘〔汉〕曹〔魏〕之末”

;果真如此,则纲纪紊乱,断可知焉。

李百药进而认为:“得失成败,各有由焉。”

他引用“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况于人乎”

[3]的古训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不过,李百药对“与时消息”

并未做出理论的说明。

从史学批评来看,柳宗元的《封建论》有更浓厚的理论色彩。

柳宗元从分封制的产生和沿袭去推究它产生的原因,从而涉及人类初始的一些问题。

从今天的认识来看,这是涉及国家起源和历史进程的物质动因了。

柳宗元的《封建论》是为唐宪宗等对藩镇用兵提供历史方面的说明,它在历史理论和史学批评上的贡献是提出了“势”

,这一历史哲学范畴作为“圣人之意”

的对立面来说明历史变化的动因。

柳宗元指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则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他从“生人”

之初为“自奉自卫”

的发展趋势,阐明“封建”

产生是一个自然过程,“非圣人意也,势也”

他还以丰富的历史事实证明,郡县制的实行,不仅有其必然性,也有其优越性。

他以周、秦、汉、唐为例,认为周之亡“失在于制,不在于政”

,秦之亡“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汉代“有叛国(指封国——引者),而无叛郡”

,所以“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唐代“有叛将(指藩镇——引者),而无叛州”

,足见“郡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