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天与人及天人之际(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主宰作用开始有所怀疑。

宋襄公就陨石坠于宋和“六鹢退飞过宋都”

之事询问“吉凶焉在”

?周内史叔“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

吉凶由人。

’”

[4]郑国大夫子产针对别人指责他拒绝用宝玉禳除火灾的事,明确地指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5]意谓“天道”

幽远,“人道”

切近,两不相关,何以由“天道”

而知“人道”

呢!

子产虽然没有否定“天道”

[6]的存在,但他显然已认识到“天道”

与人事无关了,这在当时来说,是历史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但是直到战国时期,在史学领域里,人们还是信守着“天命”

史观,并以此来说明“天”

与“人”

的关系:“人于天也,以道受命”

,“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

[7]。

司马迁著《史记》,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的宏伟目标,可以说,他是实现了这个目标的。

他提出探究“天人之际”

的重大课题,在历史撰述思想上有划时代意义。

他记项羽兵败垓下后、乌江自刎前所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的话,并尖锐地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9]在司马迁看来,项羽之败,应从他自身所作所为去寻找原因;用“天亡我”

来解释是十分荒谬的。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就伯夷、叔齐的行为和际遇发表评论说: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10]

他在《项羽本纪》中批评项羽的荒谬,在这里直接批评“天道福善祸**”

的传统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