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采撰的得失
banner"
>
——如何对待历史事实
一、采撰的得与失
中国史学历来推重信史。
史学批评家往往从史家或史书对历史文献处理的得当与否、对历史事实和非历史事实的认识与抉择,来考察历史撰述是否符合信史的要求。
刘勰认为,史家“述远”
难免“诬矫”
,“记近”
易生“回邪”
,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
他在《文心雕龙》卷四《史传》篇中阐述了这个见解:
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
荀况称:“录远略近。”
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
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
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
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
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
[1]
这一段话表明:前人提出的小心地对待“传闻”
而慎于“录远”
,都是遵循“文疑则阙”
的原则而看重信史的。
反之,出于好奇而产生轻率的做法,即“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
,必然导致历史记载的“讹滥”
而脱离“信史”
的要求。
刘勰还指出,至于“记近”
,则常为“世情利害”
所影响,以致“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嗤埋”
。
这又使同时代的人受到冤枉,实在令人叹息。
“录远”
而生出“爱奇”
之心,“记近”
而囿于“世情利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