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史学思想[1]
banner"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的著作和实践活动,都跟历史科学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之际,重新思考毛泽东跟历史科学的关系,这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缅怀,又是一种激励,是很有意义的。
一、历史见识和战略思想
毛泽东作为一个战略家,他在中国革命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上,都及时地提出了战略、策略方面的思想,指导革命继续前进。
他的战略、策略思想的提出,一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二是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实际状况,三是根据历史发展和历史的经验。
可以说,对于历史和历史经验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是毛泽东战略、策略思想提出的依据之一。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2]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又详细地阐述了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重要,他严肃地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
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3]这些话,一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本人在指导中国革命、制定战略策略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批评了革命队伍中所存在的不良作风,甚至是“极坏的作风”
,反映了毛泽东在这方面所形成的一贯的思想。
毛泽东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见解是怎样体现在他的战略、策略思想中的呢?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和反映认识上的发展,对此,有必要作一个概括的历史考察。
怎样看待农民运动?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面临的一个“严重”
问题。
毛泽东在1927年3月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开篇就讲“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
他指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
[4]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高的评价。
毛泽东对农民运动之意义的深刻认识,把它称为“革命先锋”
,肯定农民运动中所做的“十四件大事”
是“革命行为”
,这对他后来坚定地确立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深刻认识,得自他亲自的考察。
同时,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的历史状况的认识,也更加加深了他对考察所得的理解。
比如,他在分析了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本质后指出:“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5]对现实的考察和对历史的认识相结合,毛泽东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农民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反抗力量和斗争精神,而这主要是从贫农这个阶层反映出来的。
从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的战略思想主要是由此而确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