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通与断代
banner"
>
——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
一、马、班历史视野的歧义
史学家对历史的观察,因其旨趣和视野的不同而会产生种种歧义。
会通与断代,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歧义。
对于这种歧义的讨论和批评,一般都要从司马迁、班固说起。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标之一,是“通古今之变”
。
他在这方面的具体的撰述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点。
第一,探究“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或者说是“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这是从政治的兴衰得失之故上着眼的。
第二,考察“礼乐损益,律历改易”
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承敝通变”
,这是从典章制度和社会风气的演变着眼的。
第三,在观察历史的视野上,他是“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认为“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这是从历史进程的连续性着眼的。
第四,他“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这是从历史文献的搜求和处理上着眼的。
第五,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即除王侯、皇帝、封君外,凡“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之人,为之作传入史,这是从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着眼的。
因此,《史记》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结构恢宏的“历黄帝以来至(汉武帝)太初而迄”
的通史[1]。
东汉班固著《汉书》,因着意强调“汉绍尧运,以建帝业”
,故不赞成把西汉皇朝的历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
的做法。
他的撰述目的,是要证明经王莽之后“系唐统,接汉绪”
的东汉皇朝之“盛哉乎斯世”
的伟业的由来。
班固说:“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
[2]他作《典引篇》,歌颂“高、光二圣”
,“以膺当天之正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