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
banner"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具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一、史学帮助我们认识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历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其艰难曲折、伟大辉煌的历程,我们通过何种途径去认识它、理解它、尊重它,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根本上说,史学,这是我们认识祖国历史的主要途径。
2000多年前,处于春秋时期末年的孔子已经说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文献”
是认识夏、殷历史的依据[2]。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把问题说得更为明白、易懂,他认为:历史虽已成为过去,但由于“史官不绝,竹帛长存”
,后世的人们通过阅读史书可以“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从这个意义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3]。
这里,刘知幾不仅说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而且也说明了史学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
中国先贤对史学的这种深刻认识,是从多种视角展开的。
史学家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
[4]政治家唐太宗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
[5];又说:“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6]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7]先贤们这种对史学重视的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学习。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重视史学,正是因为史学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增益智慧,从而积极地、有效地参与现实的历史运动。
概括说来,这种积极性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可以得知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彰往而察来”
,增强对历史前途的信念。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在不断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积累起来丰富的历史智慧。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进而认识到历史上那些“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8]的重大事件。
懂得治国安邦的经验,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现实之中,以有益于社会的进步。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可以从丰富的历史事实中,揭示出史学同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史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史学又是文化演进、发展的纪录和载体。
由于史学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如果从文化的观念来看史学的话,可以认为史学具有双重的文化品格。
从狭义的文化说,作为精神产品的史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从广义的文化说,正是史学最全面地记录了文明时代人类文化的创造、积累和发展,或者说它最全面地反映了文明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面貌。
既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作为文化演进的记录或载体,这就可以看作史学的双重文化品格。
认识到史学的这一文化特点,人们对史学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入,从而明确史学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自觉,即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经夏商周三代,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西夏辽宋金元以至明清及近代以来,约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从未因受到外力的打击而致使政治实体和文明进程中断;换言之,即这约5000年的中华文明乃具有连续性发展的特点,这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是仅有的、唯一的,而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正是反映这一文明发展之连续性的主要载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