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对于布鲁克纳来说不只是起步,同时也意味着选择自己最后的归宿。
50年后,也就是1896年,他在维也纳去世,但是仍旧回到圣弗洛里安修道院下葬,与他和上帝沟通的最初媒介——管风琴为伴,长眠于下。
修道院中有一扇大门专门通往布鲁克纳墓,但如果没有游客,地下墓穴的门就不会打开。
当我正遗憾与这样的机会擦肩而过时,远处走来一群人,大概是预约参观的旅游者,他们穿过修道院的广场,朝回廊的方向走去,拐个弯,最前面的领队打开一扇大门,这就是通往地下墓穴的大门。
修道院的地下墓穴既葬有当地贵族,也有很多平民。
棺椁有的是木制,有的是金属材质,历经几百年,上面已经痕迹斑斑。
贵族大多家族共处一个墓室,而平民只有骸骨,在一个很大的洞穴中堆积,头骨与四肢垒在一起,所有头骨朝外,露出黑洞洞向外张望的眼睛。
据说,这里的头骨共有四千多枚,而布鲁克纳就在这个四千多枚头骨前安静地长眠。
布鲁克纳的棺椁是金属质地的,表面洁净无损,静卧于大理石底座之上。
棺椁位置的正上方对着教堂内的墓碑,再上面就是他生前演奏的管风琴。
在圣弗洛里安修道院中,布鲁克纳的一生无需更多描画,安静的长眠已经将精神带到诞生之处,肉体曾经怎样都已无足轻重,回归就是最好的解说。
离开圣弗洛里安,下一站是附近古老的小城施泰尔,城中的建筑古老,保留了罗马时期的风格。
小城一面临河,一面向山上延伸开去。
从城内建筑上的名牌可以看出,这个袖珍小城并不寂寞,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造访,是清幽自然的度假胜地。
在这里,我再次发现了布鲁克纳的雕像,这座雕像应该算得上城中最大的雕塑,所以,这里也一定与布鲁克纳存在渊源。
果然,在一座白色四层建筑上,一块牌匾这样记录“安东·布鲁克纳1886年至1894年在这里居住,并写下了他最后一部作品”
。
这段时间是布鲁克纳的晚年阶段,1886年,他已完成《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这部作品几乎已经达到他创作的顶峰,借助这部作品,他几乎站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此后,年近古稀的他安然面对时间将带来的一切——死亡、天堂,另一个已知与未知交错的世界。
在第九交响曲中,布鲁克纳继续一生热衷的对上帝的礼赞,并坦承表达,只要上帝给的时间允许,他将会把这种盛赞唱至人类史无前例的最高境界。
布鲁克纳的晚年是幸福的,他最后的全部时间都用于奉献,像教堂中点燃的蜡烛,经历曲终最亮的一刻,随后安然熄灭在上帝面前。
离开在林茨之后的两天,我到了湖区。
在以温泉浴场著名的河畔小城巴德伊舍尔,我又有了意外发现。
巴德伊舍尔教堂正面,同样有布鲁克纳的头像,牌匾上写得很清楚,布鲁克纳曾在这里为皇帝组织演出,并亲自演奏管风琴。
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根据推测,应当是布鲁克纳在林茨担任管风琴师期间。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关于布鲁克纳的记录,我很难从书中获得这样详细具体的信息。
如果还有时间多去些地方,相信我还会有更多的关于布鲁克纳的发现。
虽然这些“脚印”
都是浅浅痕迹,关于布鲁克纳的说明也都是一句带过,但带给我的却是发现的兴奋感,我似乎感到从未与布鲁克纳如此接近。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还没有结束,如果有可能,我将把所有关于布鲁克纳的发现都集中在一起,让热爱他的人依此寻访,再踩一次布鲁克纳的脚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