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天才与音乐写在陈思亮钢琴独奏音乐会之后(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过最近,这个问题又重新回到我的头脑当中,因为有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位年轻的钢琴家,他们说他确实是“天才”

他叫陈思亮,5岁随母亲移居美国后开始学琴,从小天资不凡,8岁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随后又与诸多世界著名乐团合作,现在,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德州基督教大学音乐学院的学习——正是一条标准的“天才”

成长之路。

第一次见面,感觉陈思亮是个腼腆羞涩的大男孩,身材中等,很结实,圆脸,头发蓬松,轮廓有点像俄罗斯钢琴家基辛的样子。

他不太爱说话,面对周围人所说的,总是安静聆听,谈及他时也不马上接话,而是思索一下再继续话题。

他很乐于听别人关于音乐的见解,会若有所思深深地点头。

1月16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他将举行正式回国后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

虽然17岁他已经在国家大剧院登台亮相,相比那时,现在的陈思亮更加成熟,技术也更进一步,但是年龄的增长也让他对音乐的要求更为提高,于是他坦言,压力大于以往。

1月16日的曲目是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和肖邦《四首叙事曲》。

就像音乐会的主题“浪漫之境”

一样,这将是淋漓尽致的浪漫旅程。

不过选择这样的曲目,还是不禁让人有些担忧,虽然我们在音乐会舞台上听到过的“B小调”

和肖邦“叙事曲”

已经不计其数,但是一场音乐会中同时演奏五首作品,对任何一个钢琴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太年轻的钢琴家体力精力充沛,但是难以弹出持续深入的连贯情绪,一首两首尚可,五首加在一起,必然到最后情感透支,只剩下挥动肢体,机械地敲击音符;年长的钢琴家虽然在情绪上收放自如,但是如此五首重量级作品,体力的消耗也不免让人望而却步。

陈思亮会表现得如何?我只期待他做到二者之间,更重要的,只是希望他不是“天才规则”

下的演奏者。

上台那天,陈思亮身穿酒红色丝绒西服,黑色裤子,表情从容,走路时身体微微有些摇摆,带着点稚拙的样子。

在钢琴前行礼坐定后,巴赫随即而出。

《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是很好的暖场曲目,但也是个很冒险的开头。

它单纯而宁静,从始至终采用音型固定的分解和弦,用单一的形式表现出多彩而和谐优雅的变化,篇幅虽然短小,但充满流动性,延绵不断,它自身仿佛能够周而复始,进入一个没有终结的循环。

正因为如此,在初碰琴键时,分解和弦很难弹得如丝绸般顺滑光亮。

曲中的层次和声部就像丝绸上的提花,清晰而不跳跃在音乐之外,明确而与其他融为一体,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更为不易了。

陈思亮在这首前奏曲上没有过度雕琢,没有强调和声的转换、音色的切变,而是顺势而为,如山中溪水流淌,自然而然地向前推进,一直到后面的四声部赋格,都延续这样平静安详的风格。

在《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中,他忽然风格一转,用活泼和严肃两种态度呈现前奏曲和赋格的对立个性。

前奏曲轻巧跳跃,反复的音型产生转动的力量,让人想起不知停歇的小陀螺,陀螺上的图案在旋转中不断变化色彩,生动而充满趣味。

接下来的四声部赋格,主题坚定而有力,用“法国序曲”

式的节奏将前奏曲中的“童心”

收住,两首巴洛克随即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