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中有一个姓董,别人习惯叫他大鹏。
他是我的一个普通朋友。
十多年前的初冬我认识的大鹏,他那时供职搜狐网,也做主持人。
他来参加我的节目,以嘉宾主持的身份站在舞台上。
他捏着麦克风看着我笑,说:我听过你那首《背包客》,很好听……
那是我二十岁出头时写的一首极简单的破歌,从没正式录过,只有小样,随便发在网上。
彼时在综艺行业里几乎没人知道我的其他身份和经历,这个叫大鹏的网络主持人居然听过,好奇怪。
我愣了一下,转移了话题。
不熟,不想深聊。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也曾一度是个地下音乐人,自己弹琴自己写歌。
我那时也并不知道,他曾一度在塘沽码头上靠力气讨生活,经历过比流浪歌手更艰苦的生活。
那次我们的话并不多,录完节目各自回家,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礼貌拘谨地告别,礼数丝毫没缺。
我们没留电话,没加QQ,我没什么兴趣去了解他,人走茶凉式的工作交集而已。
职场不交友,这是不用多言的规矩,我傲娇,格外恪守。
再度有交集是在几年后,大鹏在网络上积蓄了一些人气,被人喊作“脸盆帮帮主”
。
他正式入行电视主持界,接的第一档节目叫《不亦乐乎》。
那档节目我主咖,他是我的搭档之一。
那档节目是主持群的形式,主持人有四五个,大鹏在其中不起眼,他对稿子时最认真,奈何综艺节目的场上随机应变是王道,他初入行,还不太适应,经常插不上话。
这种情况蛮危险,电视综艺节目录制是高度流水线化的,节目效果比天大,任何不加分的因素都会被剔掉,他如果不能迅速进入状态的话,几期节目后就会被换掉,而且之后也不会再被这个平台的制作方起用。
当年的综艺节目少,每个台就那么一两档,而想上位的人却如过江之鲫前赴后继,每个主持岗位都积压着一堆一堆的简历,竞争就是这么激烈。
没人会刻意去照顾他,是留是走只能靠自己。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