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八节辨声之术——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
banner"
>
鬼谷子曰:“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
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
右主恭。”
鬼谷子说:“国君要借鉴天下人都看到的事物,自己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借鉴天下人都听到的事情,自己就没有听不到的事情;借鉴天下人都思虑的问题,自己就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千里之外的事情,隐蔽细微的事情就都可以洞察。
这样,天下的奸邪小人不得不悄悄地把自己的坏主张收敛起来。
以上讲的是洞察奸邪。”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洞察奸邪,就应该有千里眼、顺风耳、明察秋毫的能力。
生活中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这样才不至于灾难降临还被蒙在鼓里。
如何听出一个人的“弦外之音”
?对此,古人曰:“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
一个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声音中出来。
所谓“话由心生”
,心境不同,发出的“声”
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会遭遇这样尴尬的场面:对方刚才明明是一张笑脸,可转眼变成了黑脸。
究其缘由,就在于我们没能适时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
。
有时候,语言的交流相当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彼此都心照不宣,但为了保持一种良好的风度,却又不敢直接表露出来。
于是,那些看似平静的言辞之中,往往隐藏着“刺儿”
。
如果稍有不慎,你就会被对方的弦外之音所伤害,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所以,与人交往,我们要留意对方的声音,学会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
。
当吕不韦命令人编撰好《吕氏春秋》时,他召集了包括李斯在内的很多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
会上,吕不韦面带笑容,慷慨言道:“东方六国,兵强不如我秦,法治不如我秦,民富不如我秦,而素以文化轻视我秦,讥笑我秦为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
本相自执政以来,无日不深引为恨。
今《吕氏春秋》编成,驰传诸侯,广布天下,看东方六国还有何话说。”
字字掷地有声,百官齐齐喝彩。
之后,吕不韦召士人出来答谢,吕不韦也坦然承认,这些士人是《吕氏春秋》的真正作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