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祸从口出——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banner"
>
鬼谷子曰:“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见者)要得理。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
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
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
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
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说:“一般说来,虽有烦琐的语言并不纷乱,虽有翱翔之物并不迷惑人,虽有局势的变化并不危险,就是要在观物时,掌握要害。
由此可知,没有眼睛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同理,没有耳朵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
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
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
’是说讲话是有忌讳的。
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鬼谷子认为,说话是有忌讳的,这是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夫子就说过:“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意思是世间所有的纷乱都是因为说话不慎而产生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告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不小心,可能只因为一句话就会惹上麻烦,既伤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所以,我们务必记住,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能乱说。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是非,独善其身。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一经出去就不能再返:一是离弦之箭;二是逝去的良机;三是出口之言。
《圣经》也告诉人们:“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说话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要看清对象、分清场合,了解说话对象的心理,不能口无遮拦、不分轻重,否则就有可能触犯他人的忌讳,造成误解,甚至酿成纠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