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banner"
>
鬼谷子曰:“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鬼谷子说:“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不为,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
假如事情必然能成功,而且又合乎计谋的原则,就应该以此作为主体。
虽然合乎别国君主的意思,可惜却背离自己君主的原则,这就叫‘计谋不两忠’。
其中必有顺逆的道理存在,既背叛自己君主,又忤逆别国君主;既忤逆自己君主,又背叛敌国君主,这就是‘反忤之术’。”
鬼谷子认为,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作为,经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
假如事情一定会成功,而且又合乎计谋的原则,那就应该以此作为主体。
古人云:“天下大事,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人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舞台,几乎每一天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看清时务,必要时顺势采取适宜的计策,如此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位置,相反,不顺应形势,迟早会吃亏。
任何时候,只有顺应形势谋求发展、寻找机会,才能保全自己。
在《三国志》里,司马微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的大势呢?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
的确,因为只有看清了局势,方能顺势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顺”
来表示美好,那些懂得顺水推舟、顺势而为的人,才能达到圆满的人生。
曾国藩凭着自己几十年的仕宦生涯,对官场的险恶看得最清楚。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对曾国藩的弟弟很不放心,欲其速离军营而不令其赴任浙江巡抚。
面对这一形势,曾国藩无奈,只好以病情严重为由,奏请曾国荃开浙江巡抚缺,回乡调理,避开锋芒,不巧这正是朝廷的意思。
曾国荃回乡修养,本是曾国藩的韬晦之计,顺应形势,暂时退避是为了永久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