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孟子所用的月份是周历,所谓七八月就是夏历的五六月。
周历、夏历的问题,下面当再说明。
)至于《左传》中的记载,根本是一件具体的史实。
子驷依势扩大自己的田洫,把另外四家的田都圈在自己的沟洫系统之内,这证明沟洫是古代田地系统不可分的一部分。
现在再谈古代关于堤防或路涂的资料。
《礼记·郊特牲篇》,记载古代农事结束时的一种隆重祭祀与庆祝,称为大蜡或八蜡,就是感谢八种与农事有关的神明,其中第六种为坊,就是田间的堤防,第七种为水庸就是田间的沟渠。
此外,与堤防或道涂有关的,有几种自古传下的成语或名词,颇堪玩味。
按《周礼》“遂人”
条所讲,道涂分为五级:径,畛,涂,道,路。
这并非虚构,而为古代实际的名称与概念。
自古至今,只有“道”
与“路”
可以“大”
字形容,其他三种不能言大,因为在古代井田沟洫盛行时,行道系统中的大道为“道”
与“路”
二种。
“大路”
一词,自古流通,《诗经·郑风》有“遵大路”
一篇。
“大道”
一词不似“大路”
通行,《诗经》中有“周道”
(见《小雅·小弁篇》,《大东篇》),其意为大道。
但抽象化之后,“大道”
成为习用的名词,《礼记·礼运篇》中的名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今日俗语中“大路”
与“大道”
意义相同,可以互用。
至于“径”
字,若加形容词,只能说“小”
,古今皆然。
因为径小,给人的印象不佳,孔子的门徒甚至认“行不由径”
为美德(见《论语·雍也篇》)。
“畛”
与“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