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2章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12(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必须把每个文化时间与空间的范围认清,然后断代的问题以及一切的史学研究才能通行无阻。

这是“正名”

的第四种收获,使我们知道人类历史并不是一元的,必须分开探讨。

互相比较,当然可以;但每个文化的独立性必须认清。

在每个文化的发展中,都可看出不同的时代与变化。

本文对中国特别注意,把中同史分期之后,再与其他文化相互比较,看看能否发现新的道理。

(二)中国史的分期

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可分为两大周。

第一周,由最初至383年的淝水之战,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周的中国可称为古典的中国。

第二周,由383年至今日,是北方各种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

无论在血统上或文化上,都起了大的变化。

第二周的中国已不是当初纯华夏族的古典中国,而是胡汉混合梵华同化的新中国,一个综合的中国。

虽然无论在民族血统上或文化意识上,都可说中国的个性并没有丧失,外来的成分却占很重要的地位。

为方便起见,这两大周可分开来讲。

华夏民族的来源,至今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只能说,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间,后日华夏民族的祖先已定居在黄河流域一带。

至于当初就居住此地,或由别处移来,还都是不能证明的事。

在整个的第一周,黄河流域是政治文化的重心,长江流域处在附属的地位,珠江流域到末期才加入中国文化的范围。

第一周,除所谓史前期之外,可分为五个时代:

(1)封建时代(公元前1300年-前771年);

(2)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3年);

(3)战国时代(公元前473年-前221年);

(4)帝国时代(公元前221年-公元88年);

(5)帝国衰亡与古典文化没落时代(88年-383年)。

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黄河流域一带,北至辽宁与内蒙,渐渐进入新石器文化的阶段。

除石器之外,还有各种有彩色与无彩色的陶器最足代表此期的文化。

无彩色的陶器中有的与后来铜器中的鬲与鼎形状相同,证明此期与商周的铜器时代有连接的文化关系。

与新石器时代遗物合同发现的骸骨与后世的华夏人,尤其北方一带的人,大致相同,证明此期的人已是后日华夏民族的祖先。

这些原始的中国人分部落而居,以渔猎或畜牧为生,但一种幼稚的农业,就是人类学家所谓锄头农业(hoeculture),已经开始。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些部落似乎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就是所谓金石并用期。

石器、骨器、陶器之外人类又会制造铜器。

农业的地位日趋重要,与农业相并进行的有社会阶级的产生。

人民渐渐分为贵族巫祝的地主与平民的佃奴两个阶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