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朕算是对得起大宋的列祖列宗了求订阅(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实,王安中对此也很为难,他虽然是燕京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对于此事他也真是管不了,因为将燕京富户田宅交与常胜军是朝廷的重大决策,他岂敢违背?

常胜军四处骄横跋扈,发生了多起侵夺民田之事。

因而,民不聊生。

更为悲惨的是,有些原辽臣的家属竟变成了乞丐,他们处处遭受困辱,甚至无辜被常胜军杀戮,而又状告无门。

由于常胜军的抢掠和骚扰,由于宋朝政策的失误,由于燕山府的软弱与茫然,导致燕京地区许多人家更加流离困踬,使得大宋重失燕人之心。

燕京人对大宋很失望,在他们看来,大宋别说跟辽国和辽东相比差远了,甚至都不如女真人。

可惜!

民心与民意产生的变化,并没有引起童贯等人的注意。

现在,童贯等人的心,全都放在了怎么跟赵佶交代上。

童贯跟一众幕僚商议过后,给赵佶上了一份贺表,称贺收复燕云:

恭惟陛下神机先物,前知北虏灭亡之兆。

自政和八年,金国遣使通好,约结夹攻,至宣和四年,虏主播迁,耶律淳篡立,幽燕之民,久惧涂炭,延颈款关,愿归中国……

纵观这份贺表,其实就是,将赵佶吹得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淡化宋军的两次大败,夸大大宋的政治正确,先是感化了高凤等人献了易州,又感化了虏中最强的常胜军献了涿州,最后感化了蔡仍献了燕云十六州,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又吹出了几场本来没有的大捷。

对此,赵佶并没有给于回应,倒是百官因此而朝贺,王黼更是给赵佶上了一道极尽吹捧之语的贺表,“陛峻明堂,既揭平朔之号;轩藏石鼓,仍题复古之名。

锺虞铭金,则应牧野誓师之时;印章篆玉,则示汉将破胡之兆。

承九清之命,而整神霄阴相之旅;建三辰之旗,而向太一下临之方……”

不久,也就是在吴玠率领最后的金吾军离开蓟州之后,童贯和蔡攸接到赵佶的手诏,令其班师回朝授勋,将燕山府的军事统帅权交给詹度。

詹度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爷爷官至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兼权参知政事,赠少保齐国公,显赫一时,其父亲官至翰林学士国子司业,可以说是世受大宋皇恩。

詹度本人很有才干,政和初年知真州时,朝廷考核得优等,加直龙图阁,三十六岁就担任两浙转运使(即浙东、浙西两路转运使),掌管两路财赋兼有监管督察州县地方官吏的权力,宣和三年出任马步军都总管、中山安抚使等职,镇守河北战略要地中山府。

童贯一直很赏识詹度,这些年来也一直不留余力的提拔詹度。

当初,蔡仍跟赵佶要詹度,也是童贯向赵佶进言万万不能将詹度给蔡仍的。

詹度很感激童贯对他的知遇之恩,因此,在代表燕山府给童贯和蔡攸送行时,詹度作了一首《平燕云》,称赞童贯和蔡攸为英雄:“长亭春色送英雄,满目江山映日红。

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

行时一决平戎策,到后须成济世功。

为报燕云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

童贯和蔡攸班师回朝后,王安中发出通告,招集散民,安抚民心。

那些因避祸而逃到山中的燕地居民,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城,燕京城里逐渐有了一些人气。

此时,夏军已经在不甘之下回国了,金军的主力也已经退到大定府(原辽中京)了。

杨可世和姚平仲率陕西河北诸道兵、郭药师率常胜军分别驻守在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等战略要地,以防各方袭扰。

燕云地区原来的地方行政机构已基本瘫痪。

蔡仍手下的官吏就不说了,全都被蔡仍带走了。

辽国原来的那些地方官员,大部分被蔡仍带走了,一小部分投降了金国,一小部分去平州投了张觉,一小部分去夹山投了耶律延禧,还有一小部分跑到乡村隐居起来不接受大宋的委任。

而投降大宋的那一小部分原辽国官员,也因为大宋不信任他们,而被大宋调往内地。

与此同时,大宋又从内地调来了一批官员赴燕云地区上任。

例如,大宋以阁门宣赞舍人刘逸知景州、惠州团练使杨可升知檀州、忠州防御使任宗尧知蓟州等等。

这项决策叫做“换官”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燕云地区正式进入大宋的统治时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